“就是希望爹爹能答應孩兒,往后沒有特殊情況,每日至少午休半個時辰……
郭宗訓說完,期待地看著自己的父皇,靜靜地等著父皇的回復:
老爹啊老爹!
為了讓你輕松點,不那么累,盡量避免像歷史上那樣突然病逝,讓偌大的江山被那趙大竊了去。
我真的是煞費苦心啊!
看在我良苦用心的份上,你可一定要同意……
郭榮笑了笑,似乎很有興致,柔聲問道:
“果然還是這個要求!”
“既然答應你了,朕自然要兌現(xiàn)……”
頓了頓,他伸手指著案上那厚厚一摞奏折,繼續(xù)道:
“可問題是那么多奏折,朕若休息了,誰來處理?”
郭宗訓剛要開口,不料直接被郭榮打斷了:“你是不是還想說讓三位宰相處理?”
郭榮看了眼三位宰相,嘆了口氣,繼續(xù)道:“你剛剛也看到了,方才那個問題,三位宰相也是久思無果,可朝堂政務卻拖不得啊!”
又滿眼疼愛地看向自己的好大兒:“父皇知道你是為了我好,父皇真的很開心、很欣慰!”
“得子如你,夫復何求?”
“可父皇身為一國之君,豈能懶政惰政?”
“你是朕的孩子,天下百姓也是朕的子民啊!”
“要不你還是換個條件?”
郭宗訓皺了皺眉,看向一旁滿臉慚愧,甚至恨不得找地縫鉆進去的三位宰執(zhí),不由地暗自嘆了口氣:
老爹啊老爹,瞧你說的這是人話嗎?
你讓他們的老臉往哪兒放?
他們三個的才能在這個時代已經(jīng)是拔尖的了。
你這么說不怕他們寒心嗎?
難怪歷史上你病逝后,大周朝堂上為了你而反抗趙大的人寥寥無幾。
當領導的,除了雄心壯志,除了謀略手腕,還一定要懂人心啊!
而且,我畢竟只是個BUG……
啊呸!
什么BUG?
我是天才!
收斂思緒,郭宗訓滿臉委屈地說道:
“爹爹,孩兒覺得三位宰相大人并不是想不出來,只是有時候因為條條框框限制了思緒。”
“孩兒相信,若給他們時間,讓他們好好討論,一定能討論出更好的解決辦法。”
說到此,他又看了眼三位宰相,卻發(fā)現(xiàn)三位宰相此刻都齊刷刷地看著自己。
他們眼里的感動,就算是個傻子也看得出來!
殊不知,他能發(fā)現(xiàn),郭榮又怎能看不見,但這一幕卻讓郭榮對他更滿意!
“爹爹,您說的這些孩兒也能理解。”
“不如這樣吧……”
郭宗訓拉著郭榮的寬大的衣袖,仰著那張人見人愛的小臉,烏溜溜的大眼睛眨啊眨:
“不如由三位宰相組建一個專門討論政務的內閣,日后爹爹也可以讓一些有真才實學的人加入內閣。”
“讓內閣通過票擬的形式,給所有政務提出解決辦法,然后交由孩兒帶人呈送爹爹批紅。”
“如果提出的解決辦法好,爹爹就批紅,不行的話也可以駁回讓他們重新擬對策,當然爹爹也可以自己提出解決辦法!”
“這樣一來就可以群策群力,爹爹您能輕松一些,不再那么勞累,孩兒也可以早點學習處理政務,替爹爹分憂。”
“您覺得這樣如何?”
郭榮皺了皺眉,眼珠緩緩轉動,顯然是很認真地在思考這個問題。
而三位宰相此刻早已在心中歡呼雀躍:
作為沿襲唐制的三位宰相,他們的實權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大。
畢竟這幾年,他們是親身經(jīng)歷了當今陛下是如何事必躬親的!
陛下所有的政務都一手包攬,他們頂多是偶爾提點建議,或者應陛下要求討論一二,而更多的是負責執(zhí)行!
可到了這個位置,誰不想放手施展自己的才能?
奈何陛下不放權啊!
但如今,梁王提出的這個所謂的內閣若真能通過,那也就意味著他們三人會比之前有更多的實權。
因為所有政務都要先經(jīng)過他們商議票擬,這也就有了更多的發(fā)揮空間!
與此同時,比起歡呼雀躍,他們越來越驚嘆于六歲梁王之才!
能想出這樣的形式,簡直就是天才!
不,他本就是神童,所以應該說是千古第一神童!
雖然他們都沒有說話,但郭宗訓也已經(jīng)觀察到了他們激動的神情。
其實也難怪他們內心會如此激動,畢竟這個時代內閣制還沒有出現(xiàn)。
要知道,明朝內閣鼎盛期,老仙兒嘉靖帝沉迷修道,近 20年不上朝,但仍通過批閱奏章、控制內閣等方式掌控著朝政大權。
他不求別的,但凡老爹郭榮能少點上朝,別那么勤奮,多花點時間養(yǎng)好身體,防止身患惡疾驟然病逝。
那他還用擔心趙大陳橋兵變?
還怕他太子之位不穩(wěn)?
但他也知道,三位宰相之所以不表態(tài),是因為這個時候決不能表態(tài)。
畢竟這涉及到讓皇帝放權。
太敏感了!
于是接下來的很長一段時間,四雙眼睛就那么水靈靈地看向大周皇帝郭榮,等著他表態(tài)!
終于,郭榮開口了:“聽上去倒是不錯,可若遇到棘手問題,你說的內閣拿不出主意,因此耽擱了要務,又該當如何?”
郭宗訓挑了挑眉:看來老爹這是心動了!
于是說道:“不還有孩兒和爹爹您嗎?”
“小事孩兒說不定能起到一點點作用呢?”
“而且遇到太棘手的,內閣也拿不定主意的話,完全可以第一時間交給爹爹您來處理嘛!”
說到此,郭宗訓再次拉著郭榮的衣袖搖啊搖,乖巧地祈求道:
“爹爹,求求了,您就試試嘛,求求了,爹爹……”
見郭榮還是沒有做出決定,郭宗訓“委屈”地流下了眼淚,活脫脫一個眼巴巴求著父親買糖果的小孩子。
該說不說,咱們這位小梁王是真熟練,情緒說來就來,完全沒有任何心理負擔。
沒錯,肯定是受到原主的影響!
“爹爹,我知道您不放心,也不相信孩兒,孩兒和三位宰相可以現(xiàn)場試給您看嘛……”
郭榮終究抵不過他好大兒的軟磨硬泡,扭頭看向三位宰相:
“你們覺得呢?”
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沒想到這次先開口的竟是范質:
“陛下,梁王天縱奇才、不世神童,方才寺廟僧侶一事便足以證明,臣等當真是心服口服。”
“陛下之前說讓臣等好好教導梁王,可如今看來,我等哪有資格配教導梁王?”
“不僅是我們,只怕放眼天下也很難找到有資格教導梁王的。”
“既然如此,不妨按照梁王自己的想法施教,說不定能另辟蹊徑……”
郭宗訓心頭一樂:這老小子夠聰明啊!
還知道從教導我的角度著手,不愧是宰相!
有我這個“神童”,父皇怎可能不重視對我的教導和栽培?
果然,在另外兩名宰相的附和下,郭榮不僅松口了,而且還很有興趣。
他走到那摞奏折前,挑了幾個奏折出來,說道:
“好吧,且讓你們試試吧,現(xiàn)在就試給朕瞧瞧!”
殊不知,郭榮也知道這樣做或許能讓他輕松不少。
可他是真的不放心,偌大的國家,一旦出現(xiàn)任何問題,他又如何實現(xiàn)十年拓天下,十年養(yǎng)百姓,十年致太平的夢想!
他已經(jīng)三十九了,身體精力大不如二十來歲,他也時常覺得人累心累,連白頭發(fā)都多了不少。
甚至在沒人的時候,他自己都會偷偷拔掉白頭發(fā)!
他不知道留給他還有多少年。
他只想盡早結束亂世,一統(tǒng)天下,親手打造一個如盛唐那般的盛世!
如今,雖然發(fā)現(xiàn)他的好大兒是個天才,可宗訓的年紀實在太小。
三位宰相的性格能力又在那里擺著,更何況現(xiàn)在又是“天子,兵強馬壯者為之”的亂世,文官在武將面前,根本沒什么權威。
這種情況下,他只能憑借自己的威望拼命安邦治國、平定天下,如何能放權?
但既然好大兒如此懇求,而且的確帶給他一次又一次的驚喜。
他倒是也愿意試一試,說不定真能在教導好大兒的路上另辟蹊徑。
“就以這幾道折子為例吧,你且按照你說的內閣好好討論討論……”
郭榮將奏折遞給郭宗訓,意味深長地看了眼他,然而回到自己的龍椅上坐著,一言不發(fā)。
郭宗訓翻開了第一道折子,打眼一瞧不由地皺了皺眉。
好家伙,這第一個就這么大的難度?
原來,自顯德五年,郭榮推行《均田圖》后,河南、山東等地不斷受到各種阻力。
其中以地方豪強隱瞞土地,勾結地方官偽造地契的難題最多。
而這道折子便是借由舉報、彈劾滑州白重贊家族隱田三百多頃,勾結地方官偽造地契”為由,請求朝廷解決這一難題。
白重贊是何人?
那可是跟隨父皇郭榮南征北戰(zhàn)的重要將領,如今更是擔任彰義軍節(jié)度使的封疆大吏。
關鍵現(xiàn)在又在北伐,后方必須穩(wěn)定。
如果直接捉拿處決白重贊,很有可能會引起后方動亂。
可如果不管,這種現(xiàn)象只會越來越嚴重,動搖根基!
郭宗訓將折子遞到最近的魏仁浦手上,讓他們傳閱。
三人臉上很快就浮現(xiàn)難色,畢竟誰都知道這個檔口處理這種事有多棘手。
龍椅上的郭榮見三人都不開口,不由地皺了皺眉,轉而看向他的好大兒。
心下暗自想道:這一次,你還能不能再給朕驚喜?
此時郭宗訓開口了:“三位宰相大人,不必顧慮,且當我父皇不在這里,盡管暢所欲言!”
見三位宰相仍舊扭扭捏捏,十分拘謹,郭宗訓暗暗嘆了口氣:
唉、這就是典型的高壓環(huán)境下的員工……
于是回頭看向龍椅上的郭榮:“爹爹,您在這里他們都太緊張了,要不請您挪一下,且到隔壁艙房等候片刻?”
笑話!
商議政務竟然還要朕這個皇帝回避?
郭榮皺了皺眉,明顯有些不悅。
但思索片刻后還是站了起來:“好吧,既然說了讓你們試試,就得說到做到。”
“朕且去旁邊靜候佳音!”
說罷,揉了揉郭宗訓的腦瓜子,大步而去。
來到隔壁艙房,郭榮喝了喝茶,伸了伸懶腰,剛在猶豫要不要借這個空擋處理其他事物,突然想起了他好大兒的一片苦心。
于是無奈地搖了搖頭,喃喃笑道:“臭小子,誰不想輕松點啊,可朕沒這個命啊……”
然而,話音未落,門外便傳來了熟悉的聲音:“爹爹,內閣大臣們已經(jīng)票擬好了,請您批示!”
郭榮眉頭一挑,剛喝了一口茶,險些噴了出來,差點嗆到:
這么快?
這合理嗎?
于是連忙讓郭宗訓進來。
不料,滿臉笑意的郭宗訓剛走進來,便開口道:
“爹爹,如果這道折子的票擬方案能讓您滿意,您能不能再答應孩兒一個條件?”
“是成立內閣嗎?”
“成立內閣是剛剛說好的,孩兒說的是別的條件!”
見好大兒一臉“小人”得志的樣子,郭榮無奈地笑了笑:
“臭小子,你還真是精明得緊!”
“先看看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