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中。
鐘會望著北面的群山,眉宇之間多了一些擔憂。
"報!"一名親兵快步上前,單膝跪地,大聲稟報道:"龐會將軍急報!"
鐘會接過竹簡,展開一看,臉色驟變。他將情報遞給杜預,沉聲道:"看來我們的擔憂成真了。"
杜預看完后,倒吸一口涼氣:"姜維竟然接受了劉諶的任命?這..."
"不止姜維。"鐘會冷笑一聲,冷哼道:"廖化、張翼、董厥這些蜀漢老將都俯首聽命。劉諶的手段,比我們想象的還要高明。"
"姜維等人渴望北伐已久,而劉禪一直掣肘。如今劉諶既有軍事才能,又有北伐的決心,對他們而言簡直是天賜良機。“杜預也明白其中的道理。
鐘會轉身面向城內,目光如炬,嘆息道:”這意味著蜀漢的軍權已經完全落入劉諶之手。劉禪被架空只是時間問題。更重要的是一個統一的、有明確戰略目標的蜀漢,對我們而言比十個姜維還要危險。"
夕陽西下,將兩人的影子拉得很長。城下的士兵開始準備晚餐,炊煙裊裊升起,與暮色融為一體。
"傳令下去,"鐘會突然決斷道:"全軍準備撤離漢中,退守西城。"
杜預也點頭贊同道:"漢中糧草不足,養活不了十萬大軍。"
鐘會打斷他說道:"更重要的是,劉諶整合蜀漢軍力后,第一目標必然是收復漢中。與其在這里與他硬拼,不如保存實力,退守西城,轉道返回長安。"
杜預沉思片刻,深深的吸了一口氣,驚呼道:“劉諶舍漢中而取陳倉,分明就是想以陳倉為跳板,和我們死磕啊!”
“他完成了諸葛亮的軍事意圖。”鐘會苦笑道:“陳倉背靠大散關,易守難攻,數千兵馬,就能抵擋數萬大軍的進攻,可以輕松殺入關中。攻守易型了。”
杜預眉頭緊鎖,手指不自覺地敲擊著城墻,感嘆道:"若蜀軍據守陳倉,我軍進退兩難。劉諶此計,是要將我們困死在關中平原上。而他的兵馬,可以輕松出祁山,橫掃涼州。"
“我們想要獲得優勢,最起碼在雍涼布置數十萬大軍不可。”鐘會悠然長嘆。
想到以后將有數十萬大軍云集雍涼,對于大魏來說,也是有一定壓力的,加上江淮也要布置一定的兵馬,整個大魏的兵馬將會分成四份,壓力比以前更大。
而這一切,都是因為自己和鄧艾兩人在巴蜀的失敗,近二十萬大軍死傷無數,自己手中的十萬大軍還不知道能帶回多少呢!
鐘會凝視著遠方逐漸暗淡的天際,眼中閃過一絲決然。
"傳令各營,"他沉聲道:"今夜三更造飯,五更拔營。所有輜重能帶則帶,不能帶的就地焚毀,絕不能留給蜀軍。"
“將軍,陽平關的旗號已經換成‘劉’,恐怕是劉諶回來了。”
衛瓘飛奔而來,大聲稟報道。
“劉諶回來了?”鐘會望著北方,臉上露出奇異之色。
自己的滅國之功,就是壞在此人身上,短短一個月內,就改變了蜀漢滅亡的命運。不知道為什么,鐘會對劉諶并沒有多少仇恨,甚至還生出一絲興趣。
“走,去陽平關,去見見劉諶。”
鐘會忽然說道。
“啊,去見劉諶?”杜預兩人被鐘會的話驚呆了。
“兩位難道不想見見這位改變了蜀漢命運的年輕人嗎?”鐘會飛快了下了城頭,翻身上馬,領著親衛朝陽平關而去。
杜預和衛瓘兩人相互望了一眼,然后也緊隨其后,朝陽平關而去。
剛剛回到陽平關不久的劉諶,得知鐘會來見自己,頓時心生好奇。
“王上,不如派出重兵,將其擊殺。”鄧忠雙目中兇光閃爍,他可是記得鐘會一直看不上自己的父親。
“不,這個鐘會我還有用。”
劉諶思索了片刻,忽然笑呵呵的說道:“我去見他。”
當即不顧鄧忠的反對,徑自領著親衛來見鐘會。
夕陽余暉灑在陽平關斑駁的城墻上,劉諶身著戎裝立于關前,身后"漢"字大旗獵獵作響。鐘會一行在百步外勒馬,雙方親兵默契地退至兩側。
"鐘將軍,劉諶見過大將軍。"劉諶拱手,聲音清朗如劍鳴。
鐘會勒住馬韁,目光落在劉諶身上。眼前的年輕人不過二十出頭,眉宇間卻帶著遠超同齡人的沉穩,玄色戰甲上還沾著未干的征塵,倒像是剛從沙場歸來的戰將,而非深宮內苑里養尊處優的藩王。
他忽然笑了笑,翻身下馬,拱手還禮道:“北地王客氣了。如今蜀漢國祚延續,全賴王上力挽狂瀾,鐘會佩服。"
劉諶微微頷首,指尖輕撫腰間佩劍的穗子,幽幽的說道:”鐘將軍說笑了。若不是鄧艾偷渡陰平,鐘將軍兵臨成都,蜀漢何至于險些覆滅?說到底,是我大漢氣數未盡,亦是將軍與鄧艾功敗垂成罷了。"
這話帶著幾分鋒芒,鐘會卻不惱。他往前走了兩步,親兵想上前阻攔,被他揮手喝止。
"王上可知,我為何要冒險來見你?"
"大約是想看看,究竟是誰壞了將軍的滅國之功。"劉諶仰頭望著夕陽,霞光在他側臉勾勒出銳利的線條。
"但將軍心里清楚,即便沒有我,這滅國之功也并非將軍所有,而且,依照將軍之能,一旦滅蜀,將軍功高蓋主,司馬昭豈會容你們?"
“北地王何必危言聳聽,晉公乃是蓋世明主,不會做出飛鳥盡,良弓藏的事情。”鐘會搖頭說道。
“司馬昭老了,命不久矣!其子司馬炎能壓得住你鐘士季?司馬家的名聲可是臭到大街上了。”劉諶輕笑道。
眼前這位也是一個野心勃勃之輩,歷史上,曾經想割據巴蜀自立。
鐘會瞳孔微縮。
若真的像劉諶所言,自己還真的有性命之危。
司馬家的名聲連洛水都洗不干凈,自己現在戰敗,損失近二十萬大軍,司馬父子真的能饒了自己?
“王上休要挑撥我君臣之間的關系。”鐘會冷哼道:“我鐘氏世受皇恩,是大魏的忠臣。”
劉諶聽了臉上的笑容更多了。
忠于大魏,并不代表著忠于司馬氏。
眼前的鐘會果然有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