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補了一章,接不上的返回去看看哦)
見崔清漪三人進來毛丫也沒挪地方,小丫頭有些心灰意冷,想著要是姑姑死了,她好像也沒什么活下去的必要。
蒟蒻昨天在家中還信誓旦旦的說要給些銀子將人打發(fā)了,可此刻看到毛丫的第一眼就心軟了,隨即又在心底將可惡的東林商行掌柜翻來覆去罵了好幾遍。
蒟蒻上前將毛丫牽到了一邊,小丫頭梗著脖子不想走,蒟蒻只能小聲道:“還想不想要你姑姑好了 ,想的話就讓開位置給大夫看診。”
毛丫梗著的脖子一軟,順著蒟蒻的力道走到了一邊。
崔清漪跟在陸大夫身后,幫著將毛樂人的手拿了出來,手指上摸上這人伶仃的腕骨時嘆了口氣,這世上還真是個人有個人的不易。
陸大夫看診時不愛說話,也不喜歡有人在旁邊說話,若是有人不小心發(fā)出一點動靜還會被他不高興的訓(xùn)斥。
崔清漪和蒟蒻深受其害,見他閉著眼睛號脈立刻閉緊嘴巴不出聲,房間內(nèi)一時間安靜到落針可聞。
毛丫被幾人影響,也差點忘了呼吸。
但今兒也不知哪根筋搭錯了,老大夫一邊號脈一邊嘴里不時發(fā)出嘖,唉的聲音,聽得崔清漪一顆心七上八下的。
等著好不容易號完脈,老大夫又看了崔清漪一眼,問了一句:“這是你什么人?”
這一眼這一問弄得崔清漪更慌了,她就是想找個善口技的樂人在茶樓里表演皮影戲,可沒想著茶樓還沒建好就先接手一樁人命官司。
不是崔清漪冷血,實在是萍水相逢雖有憐憫惋惜,但著實生不出多少感情,碰到這種事情首先想到的就是麻煩。
“是我托商隊找來的伶人,您看看她這病嚴重嗎?”
崔清漪覺得自己問了句廢話,不嚴重大夫干嘛一直唉唉的嘆氣。
陸大夫摸了摸自己的胡須,慢條斯理的從藥箱中找出據(jù)說是家傳的銀針,沒等房間內(nèi)在場的另外三個人反應(yīng)過來就一針扎進了毛琳的手指,崔清漪看的自己這手指都反射性的抽搐了一下。
毛琳幾根手指都被扎上了針,有血跡順著銀針滴滴答答的落在地上,崔清漪嘴角神經(jīng)質(zhì)的抽動幾下,忍了好幾忍才將蹦到嘴邊的臟話咽下去。
這人跟有病似的,放血就放血你提前吱一聲啊,那血滴在地板上待會小二不罵人嗎?挨罵的難道不是她們嗎?
也不知道大夫的銀針到底有什么神奇之處,隨著指尖血滴滴答答幾下,毛琳臉蛋不正常的紅暈竟然快速好轉(zhuǎn),露出了原本蠟黃的臉色。
陸大夫又摸了摸自己的胡須,得意的朝著崔清漪挑眉,“能治啊,怎么不能治,就是她這病拖久了有了病根,要治且麻煩著呢,需要的銀子可不少。”
說著沖著崔清漪比了個要錢的手勢。
崔清漪深呼口氣,真的很想提醒陸大夫注意些形象,您好歹是德高望重的醫(yī)師,怎么就能做出這么俗套的舉動呢。
但她知道她要是敢說這話,接下來這老大夫 一定有一大堆的歪理等著。
聽見能治,毛丫的眼神瞬間一亮。
隨即快速掙脫蒟蒻的手,噗通一聲跪在了崔清漪腳下,破鑼般的嗓子嘰里呱啦一頓說聽得崔清漪腦袋發(fā)暈。
毛丫幾乎是機械性的磕著頭,她不是姑姑,她沒有那么多的骨氣,這一刻只想姑姑能好好活著,也知道只有眼前人能幫她們了。
最終,崔清漪還是將毛琳和毛丫從客棧帶走了。
出門的時候客棧小二小心翼翼的陪著不是,轉(zhuǎn)身進門就去了毛琳住過的房間進行大掃除,上馬車的時候隱約還聽到有人大聲囑咐,“燒點艾草水,光擦頂什么用。“
崔清漪.......呵還挺專業(yè)。
崔清漪付了十幾兩銀子將毛琳兩個留在了陸老大夫的醫(yī)館,毛丫緊緊拽著毛琳的衣角,想再去求求崔清漪卻又不敢,害怕自己惹得人厭煩。
崔清漪瞧著這一大一小的模樣只覺得造孽,走時還是沒忍住叮囑一句:“醫(yī)館里有人照顧她,你才多大點好好吃飯睡覺長身體才是正經(jīng),別熬壞了身子。”
許是許久沒被外人這么關(guān)心過,毛丫眼眶一熱小聲道:“我今年十歲,已經(jīng)不小了可以照顧好姑姑,您別嫌棄我們。”
崔清漪.....娘的,這世上怎么這么多造孽的事兒。
她女學(xué)里十歲的姑娘,就是那家里條件不好的,也都各個一米二三了,再看這位簡直就像地里沒曬過太陽的韭黃。
沒得法子,崔清漪轉(zhuǎn)身又去找陸大夫,交代他給毛丫也號號脈,需要治病的盡管治。
陸大夫掂了掂到手的銀子,應(yīng)的痛快還不忘刺崔清漪兩句,“你就是不說老夫也要給那小姑娘看看的,就顯得你是個好人,老夫也很有醫(yī)德的好吧。”
崔清漪轉(zhuǎn)身離開絲毫不見拖泥帶水,她決定收回之前夸贊陸老頭是個很有醫(yī)德的大夫的話。
忙了一早晨回了家,崔清漪狠狠舒了口氣,和蒟蒻對視一眼又都無奈的笑了。
蒟蒻同樣攤在椅子上,看著自家的小院感慨道:“姑娘,幸虧咱們離開的早,若不然...”
若不然什么蒟蒻沒說,崔清漪也明白。
這個世道伶人的日子并不好過,看毛琳的情況她們大致也能猜到這人經(jīng)歷過些什么,作為曾經(jīng)深陷內(nèi)宅傾軋的兩人難免物傷其類。
這也是為什么崔清漪 最終沒狠下心將兩人趕走的原因,她幾乎能想象到毛琳如何從吃人的地方逃脫,又是如何抓住救命稻草一般撐著一口氣到了東平縣。
崔清漪想反正給她治病又不是白給的,等著人好了就讓她們在她的茶樓做工,直到還上這些銀子為止.....
崔家平靜的日子又波瀾起伏,眼看著錦繡坊趕制的秦腔戲服都快完成了,可崔清漪想找的戲班子還沒有蹤影。
她早就將蔣家班拋到了腦后,想著實在不行就只能先將秦腔擱置,反正說書和皮影戲是立即就可以上的。
殊不知此刻被她惦記的人也在惦記她。
蔣百靈看著眼前穿著富貴的師姐,滿臉都是失望:“師姐,當(dāng)初你可不是這樣說的,你說會幫助我們蔣家班東山再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