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十株辣椒占據(jù)了后院大部分的空間,崔清漪看著只覺得人生都圓滿了。
盼了二十年的辣椒長了滿園子,夫復(fù)何求啊!
崔清漪窩在家里,自然不知道因?yàn)槟铣窍壬男聲未冗@個名字幾乎響徹清河郡。北商元看完了整本書后,果斷撥了一筆銀子給各地的七星書齋,要求他們想盡一切辦法去宣傳這本洗冤錄。
外面的事情暫且不提,東平縣齊墨軒的墨香齋迎來了 一位意想不到的客人。
看著本縣的縣令和縣丞大人都到了他這小小的墨香齋,齊墨軒緊張的差點(diǎn)語無倫次。
這還是周硯修第一次踏進(jìn)本縣的書齋,他環(huán)視一圈覺得這里的布置倒是別具一格。
齊墨軒整理好心情上去招呼,“周大人,季大人大駕光臨,有失遠(yuǎn)迎,請這邊坐。”
本縣認(rèn)識周硯修和季允之的人不少,這個點(diǎn)墨香齋里讀書的人也不少,不想引起什么不必要的麻煩,周硯修和季允之跟著齊墨軒到了一處隱蔽的角落就坐。
齊墨軒看著兩位風(fēng)光霽月的大人,再看這處略顯暗沉的角落有些不好意思。
但周硯修和季允之卻不是很在意,反正他們來也不是為了喝茶聊天的。
季允之熱情的招呼齊墨軒一起就坐,那自如的樣子仿佛這里是他的地盤一般,“齊掌柜坐,我們今日來不是公務(wù),就是作為南城先生的書迷來的。”
齊墨軒滿臉堆笑,心里卻直犯嘀咕,作為南城先生的書粉不管是買書還是什么的,這兩位大可以直接讓下人過來,何必屈尊跑這一趟。
周硯修卻不似季允之一般委婉,他面色平淡直入主題,“我們今日來是想請齊掌柜代為引薦南城先生。
關(guān)于南城先生的作品里的內(nèi)容,我有些疑問需要先生解惑。”
齊墨軒心頭猛地一個咯噔,他就知道這當(dāng)官的來絕對沒有好事。
齊墨軒在心底斟酌用詞,和崔清漪合作這么久,兩家又因?yàn)榉痘酆妄R圓的原因關(guān)系親近。他自然知道崔清漪不是個有野心的人,而且她對待官府的態(tài)度一向也是敬而遠(yuǎn)之。
而且這種事情還得看崔清漪自己的態(tài)度,目前這個階段他肯定不能先漏了南城先生的行蹤。
只要他這里不露口風(fēng),一般人也絕想不到南城先生是個女子還就在東平縣。
齊墨軒心里打定了主意,面上卻笑得十分苦澀,“哎不瞞兩位大人,我和南城先生也是偶然的機(jī)會結(jié)識。
能讓先生將著作放在我這個小書齋里也是走運(yùn),先生性格狂放不羈,喜歡云游四海,行蹤不定,他若是不想,我這也找不到他人在哪里。”
齊墨軒幾句話就將南城先生包裝成了一個桀驁不馴,恃才傲物的人,任誰第一印象都會以為這是個男子。
周硯修和季允之一直觀察著齊墨軒的神色,見他面上的為難和苦悶不似作假,主要是周硯修自認(rèn)閱人無數(shù),壓根沒懷疑自己的眼光。
齊墨軒其實(shí)心中忐忑的很,生怕自己表現(xiàn)的不夠,讓周縣令從他的表情里看出端倪。
周硯修也不是那么好打發(fā)的人,但他也不是個會利用自己的官位和權(quán)利為難治下百姓的人,所以面對齊墨軒的推辭,周硯修選擇退一步。
“既如此,便請齊掌柜替我和南城先生通信,關(guān)于先生的新書周某有一些疑問,還請南城先生解惑。”
說完周硯修從袖子里拿出一個上了火漆的信封,原來是早有準(zhǔn)備。
齊墨軒緊忙伸手接過,事情說到這里他要是再推辭那便是不識抬舉,周硯修就是脾氣再好也不愿意被人一而再,再而三的拒絕。
齊墨軒將信封收好,恭敬拱手:“我一定設(shè)法將信轉(zhuǎn)交給南城先生,只是何時能收到先生回信我確實(shí)不敢保證,還請大人勿怪。”
周硯修點(diǎn)點(diǎn)頭,“收到先生回信后,還要麻煩齊掌柜第一時間送到縣衙。”他心中的疑惑很多,這些問題一日沒得到解決,他就要惦記一日。
將兩位貴客送出門,齊墨軒深深嘆了口氣,他就是想安安穩(wěn)穩(wěn)賺點(diǎn)錢怎么就這么難。
齊墨軒直接將周縣令的信件和宋邢的話托自家娘子范慧帶了過去,他決定了接下來的時間除非崔清漪自己想要公開自己南城先生這個身份,不然他不會和崔清漪有任何明面上的接觸了。
這種事情不怕一萬,就怕萬一,萬一周縣令察覺了崔清漪就是南城先生呢?
齊墨軒覺得自己賭不起,南城先生身份行蹤成迷尚且有七星書齋這樣背景的商人找上門來合作,若是南城先生的身份成了明牌,他齊墨軒憑什么還能留住她,憑范慧和崔家的情分?
齊墨軒認(rèn)為要是真到了那個地步,事情就難看了。
崔清漪收到范慧帶來的信件和口信時頗為震驚,她前世也有十分喜歡的小說作者,經(jīng)常在作者公開的社交軟件上留言,但她喜歡的那位作者有太多的書粉,她的留言經(jīng)常會被淹沒。
僅有的一次是作者回復(fù)了她關(guān)于小說一個角色的看法,崔清漪便將頁面截圖保存了很多年。
她沒想到這個時代的人們也有想要和喜歡的作者通信這種想法和意識。
有關(guān)宋邢想成為大晉如同宋慈一般人物的壯志,崔清漪頗感欣慰,激勵大晉更多年輕人轉(zhuǎn)向刑獄訴訟本就是她將洗冤錄搬過來的重要原因。
若是這個叫宋邢的少年人真有這樣的心氣,那未來他說不得真能成為宋提刑大人在大晉的傳承人。
崔清漪托范慧將自己的話帶回去,“年輕人,宋慈先生和我都期待著你成為大晉提刑官的那天。”
范慧鄭重的點(diǎn)點(diǎn)頭,表示自己和齊墨軒一定會將南城先生的話帶到。
范慧不認(rèn)識多少字,全靠齊墨軒她才算是將崔清漪的新書完整的讀了下來,小縣城的婦人或許見識有限,但什么東西對和她一樣的底層百姓有益,范慧還是能分辨的。
至于周硯修的信,崔清漪感覺十分的欣慰,直到此刻她才覺得自己之前一直擔(dān)心的問題有了解決方案。
周硯修身份不凡,還對她兩本書中提及的探案手段很感興趣,這不就是現(xiàn)成的好人。
信中提及的內(nèi)容太專業(yè)了,崔清漪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整理好回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