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動不便,沒上工的老人,聽到孩子們的喧鬧聲,都探出頭,看熱鬧。
其實,王勝菊家說親的事情,早已經傳遍整個大隊。
小平大隊,好久都沒有見說親這么隆重過。
聽說韓家帶了不少手信。
這還只是說親,要是定親,結婚,不得送幾大車東西呀!
中午的時候,好多有兒子還沒對象的父母都罵開了!
你韓家這樣搞,要是我兒看上大隊誰家姑娘,我們怎么有臉上門?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現在拎一斤白砂糖,都拿不出手。
王勝菊開了個好頭,有閨女的人家,收禮是一方面,女兒嫁到大平公社,至少她不會過得這么苦。
心里都有了打算,有人上門相親,人品先不說,先看家境如何。
人品好又不能當飯吃,吃飽穿暖才是首選。
經過楊光樹在小平大隊的所作所為,大家思想逐漸改變。
原來,干私活比掙工分還劃算。
要是楊光樹知道,大家開始獨立思考,肯定高興,自得。
這就是帶頭大哥的作用。
就跟后世一樣,一個村子有人喜歡開超市,整個村子都外出開超市。
一個村子,有人開小加工廠,大家也有樣學樣。
一個小鎮有人做電商,慢慢的就變成了電商小鎮。
雖然有競爭,但大部分都能搞到錢,開豪車,住豪宅。
……
王家。
聽到小孩子嬉鬧聲越來越近,王勝菊緊張的不行,在屋里來回踱步:
“娘,怎么辦?
我怎么辦?
等下我是出門迎接,還是躲在房間?”
王母見閨女這樣,就知道這孩子,已經有了急切嫁入韓家的心思。
這孩子,從小聰明伶俐,做事從不拖拉,果斷。
不像她大哥,小聰明有,大事糊涂。
要不然25歲了,怎么還是個光棍。
家里窮是一方面,別人家也窮,都能找到對象,那就是你自己的問題了!
王母還未回答,王父罵了一句:
“一個大姑娘,能不能矜持一點?
搞得好像沒人要一樣。
不要丟我們老王家的臉。”
王母聽到這話,就不高興了:
“你咋說話的?
迎接長輩不是應該的嗎?
證明我閨女懂禮貌,有家教。”
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王勝榮反正不管那么多,自己是肯定要出門迎接。
王勝菊想了想,老爹老娘說的都對。
干脆就在屋里待著,等人來到門口,招呼一下就行。
爹娘的顧慮,都能照顧到。
王勝菊家,楊光樹也是第一次來!
房子,是土坯房,有個三四間的樣子。
也是茅草屋,茅草不是日曬雨淋的黑色,一碰就碎的那種。
看來近兩年,剛更換過。
墻體修補過,以前應該開了好多裂口。
一群小孩子,比楊光樹眾人速度快,已經在王勝菊家滿院壩跑。
王勝菊爹娘,大哥,站在門口迎接。
一家三口,神情緊張,手足無措。
為了緩解雙方尷尬,楊光樹作為潤滑劑,先打招呼,再介紹:
“王叔,嬸子,您們這么客氣干啥!
不用在門口等,都不是外人。”
王父王母,關鍵時刻掉鏈子,居然緊張起來!
一會兒雙手搓著,一會兒扯著衣角,嘴巴一張一合,一個字都說不出來!
楊光樹一看,要壞菜,親家第一次上門,就這樣干瞪眼。
不知道的,還以為你不同意這門親事。
王勝菊見爹娘半天不說話,就知道老兩口緊張了!
常年窩在小平大隊,已經養成了膽小怯弱的習慣、性格。
遇到陌生人,都不會,不敢交流。
她再也坐不住,朝著門口小跑而去。
幸好,有王勝榮在,知道幫爹娘化解尷尬:
“韓叔,嬸子,第一次有人上門,我爹娘很是緊張,讓您們見笑了!”
始終是生活在公社的人,說話膽量,見識,是王父王母老兩口不能比擬的。
韓父面帶笑容,握住王父的手:
“瞅著你比我年長,我叫你王哥吧!
王哥,嫂子,第一次上門,也沒提前說一聲。
今天來得匆忙,給你們添麻煩了!”
王父王母,這一刻是會說話了,但也不知道說啥!
只一個勁的說:“不麻煩,不麻煩……”
韓三趕忙遞上香煙:“叔,抽煙!”
王父顫抖著雙手接過:“唉,好、好好好!”
韓三瞅著滿手老繭,還有兩個黑指甲的一雙大手,心里有些觸動。
這是天天干活造的,指甲肯定是被東西砸壞的。
王勝菊到來,乖巧的問好:
“韓叔,嬸子……”
未來兒媳,韓父交流,就有些不合時宜,韓母親自出馬:
“唉,勝菊,不要客氣,我們剛見過呢!”
王勝菊趕忙去找來凳子:“叔,嬸子,你們坐。”
叔,嬸子是有凳子坐了,但還有幾個嬸子沒有。
平常一家人,也就幾條凳子,韓三他們來得太突然。
爹娘一個中午,都在擔心怎么跟親家相處,完全忘記了凳子不夠的事情。
這下子,就有些尷尬了!
幾人坐著,一幫人站著。
王勝菊一家人,腦門都冒汗了!
楊光樹招呼一聲:“三妹,跟你表哥、表姐,去家里拿些凳子過來!”
“好嘞,姑爹!”
幾個侄子侄女,話音未落,人已經跑出去老遠。
王勝菊朝著楊光樹投去一個感激的眼神。
給楊光樹嚇得,你嫂子還在身邊呢!
況且,今天是你相親的大喜日子,我怕韓三揍我。
我知道你是在感激,別人誤會,還以為你在放電。
韓三作為新女婿上門,客氣的散著煙。
也沒外人在,就楊光樹幾人抽煙。
大中午的,初冬的太陽,有些暖和。
大家就坐在院壩里交談,沒有請客人進屋。
屋里烏漆嘛黑,亂七八糟,還不如在外面。
王勝菊忙前忙后,端茶倒水:
“叔,嬸子,你們喝茶。
光樹哥,嫂子,請喝茶。”
楊光樹也不客氣,接起來就灌了一大口,差點吐出來!
碗一股子腥味不說,茶水有些苦,很是喝不習慣。
應該是大隊里,或者后山腳下的野生苦茶。
楊光樹有些無語,苦茶清熱解毒,就當是喝中藥去火,但這碗,能不能刷干凈一點。
幸好,飯菜沒油水,要不然茶水上面漂著一圈圈油花,那真的是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