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在太乙山的許青并不知道自己已經被人盯上了,此時他剛剛從心齋中走出。
看著夜空中璀璨的星辰和皎潔的明月,許青眼中露出些許迷茫,低頭又看向自己手中的竹簡。
“哎,道阻且長啊。”許青無奈的搖頭說道。
今天一天他都在鉆研《易經·系辭》,雖然對陰陽太極有了初步的系統性的了解,但他卻覺得自己還不如不看呢。
在和易經博大精深的知識面前,他腦子里的那些東西就好比江海之上的一片樹葉,越是了解易經中對陰陽太極的論述和闡釋,他越發覺得這條道路的艱難和深不可測。
“寄蜉蝣與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這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于悲風。”許青輕聲感慨道。
今日他所看的也不過是七十六卷易經中的六卷,單單是這六卷竹簡便讓他知道了什么叫做晦澀難懂和玄之又玄。
真要是看完全部七十六卷,從中參悟出自己的道,他估計自己最早也得蒼髯皓首了。
“先賢們,到底是怎么寫出這樣高深莫測的書的?莫非他們真的是仙人嗎?參悟透天地之道,羽化飛升留下了這些竹簡以供后人窺天天機嗎?”
許青感慨的聲音落下,便聽到身后傳來了一道蒼老但中氣十足的聲音。
“易經為萬經之首,比類取像、以象會意,是先賢們定天象、法地儀,觀象授時,創制歷法與易書,乃是文明肇始。”
許青猛然回頭看去,便看到不遠處一名蒼髯皓首,身著深藍色天宗長袍,神色平淡的老人。
老人站在竹林之中,周身氣場與四周的環境融為一體,如果不是親眼看著眼前出現了一個人,單靠感知是根本無法發現對方的存在的。
看著突然出現的老人,許青心中先是緊張,隨后便又放輕松了。
能夠出現在心齋,且做到天人合一的地步,整個天宗只有一個人。
“許青拜見北冥子師叔。”許青對著老人恭敬的行禮道。
“小家伙,果然聰慧。”
北冥子見許青認出自己的身份并沒有覺得意外,雖然他在太乙山閉關多年,但偶爾出關聽到的最多的便是關于許青的消息。
他師兄收了許青當做衣缽弟子,若是對方是個糊里糊涂的家伙,那北冥子才覺得奇怪呢。
“師叔過譽了,您老怎么在這里?”
許青向前走了幾步,走到了北冥子身前,面露好奇的問道。
他昨天向赤松子打聽過北冥子的行蹤,本是想著讓對方指點自己一下,原著中蓋聶也是在北冥子的指點下明悟自身之道,從而在劍術的造詣上超過衛莊,成為天下第一。
但赤松子說北冥子在閉關,只有在天人之約前兩天才會出關,見證天人之約。
“我聽說天宗中又有人要嘗試參悟易經,心中好奇便提前出關了,隨意走了走便來到心齋,聽到你感慨自己的渺小和人生的短暫,又聽到你言說易經。”
“便猜到你就是那個,想著通過苦讀來參悟易經的傻瓜。”
北冥子伸手敲了敲許青的頭,無奈的搖頭說道。
許青還是第一次聽別人說自己是傻瓜,若是其他人這么說他定然會跟對方計較一下,但說這話的人是北冥子,無論是修為還是學問都是天下前五的存在。
這樣的人說他,他不僅不覺得對方在罵他,而是在開悟他。
“您的意思是易經不能苦讀?還需要搭配其他的辦法來參悟?”許青有些摸不到頭腦的問道。
“還算有救,跟我來吧。”
北冥子微微點頭,轉身便朝著太乙山山頂的方向而去。
許青見狀便立刻跟了上去,這可是大佬給他還小灶,他怎么能夠錯過這樣的機會呢?
說不準他經過北冥子的指點和開悟后,就能和猴哥一樣得到菩提祖師教授的七十二變,他不求能夠長生不死,只求能夠突破天人宗師境,在觀妙臺擊敗逍遙子就好。
北冥子感受到許青跟在身后,身影突然變得虛幻,然而下一刻便出現在了百步之外的地方。
“和其光,同其塵,和光同塵?”
許青看著北冥子的身影,認出了對方所施展的招式。
和光同塵作為道家的至高心法,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或存,能夠化作塵埃,隱于無形,屏蔽自身一切氣息,亦能通過此心法加持達到短距離移形換位的效果。
原著中曉夢最多也不過是十幾步的距離,北冥子這一下就是百步距離,說是縮地成寸這種仙法都不為過了。
不等許青消化完心中的驚訝,便看到北冥子繼續向前走去,當即便調動內力施展御風而行。
許青雙腿風穴打開,青色的罡風在其腳下涌現,將許青托起后,便朝著北冥子的方向追去。
在罡風的推動下,許青腳不著地仿佛化作遨游仙人一般,身影快速在臺階上挪移,眨眼間便來到了北冥子的身后。
北冥子察覺到許青兩三個呼吸便追了上來,臉上露出一抹笑意,身影再度化為塵埃虛幻,朝著前方而去。
許青也不敢有絲毫松懈,緊緊跟在北冥子身后,跟著其朝著太乙山山頂而去。
二人一前一后,不多時便來到了太乙山的山頂之上。
高聳的山頂矗立在云間,仿佛與夜空只有咫尺距離,伸手便能夠觸摸到星辰皎月一般。
許青站在臺階之上,看著周天璀璨的星辰,眼中閃過無數精光,原本失望感慨迷茫的心情霎時間便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充滿滿足的平靜,讓他有種前所未有的輕松。
“過來坐。”北冥子對著許青招了招手說道。
許青收回自己的目光,朝著坐在石墩之上的北冥子走去,在其對面的石墩上坐下。
“太乙山的山頂也是天宗禁地之一,歷代先賢都曾在這里論道、羽化飛升,距離天最近的地方,你來到這里感受如何?”北冥子扶須問道。
“很壯觀,在見到如此壯麗的景色之后,我感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滿足的平靜,肩膀上的擔子和心中的壓力全部散去,有著從未有過的輕松。”
許青如實的說出了自己的感受。
北冥子欣慰的點了點頭,天宗認為修煉大道就應該無我,融入天地,萬物忘情所以無情。
所以第一步應該是無我,而無我的前提是靜。
心靜、神靜、行靜,以不變應萬變,而許青已經做到心靜,那么接下來他便可以繼續了。
“你問參悟易經是否需要其他方式輔助,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且問你,在你眼中這漫天星空是什么?”北冥子開口問道。
“星空?”
許青疑惑的抬頭看去,看著璀璨明亮的星辰和彎月,時而一道流星從中劃過,仿佛一副美麗的畫卷,讓人移不開眼睛。
看著這幅畫卷,許青不由得想到了易經中關于星辰的記載,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變化見矣
在許青準備說話之際,又想到鹖冠子給自己說的,斗柄東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
同時腦海中前世所學的關于星辰宇宙相關的知識。
各種知識在許青腦海中不斷碰撞,讓人抓不住重點,讓許青的腦子像是漿糊一般,除了混亂便是頭大。
北冥子看著緊蹙眉心的許青,輕笑不語,默默等著許青給自己的回答。
許青看著夜空有些出神,猛然在腦海中抓住了一個關鍵點,開口說道
“規律,天地大道的運行規律。”
北冥子看向許青的眼神充滿了欣慰,這么短的時間內便參悟透了這一點,許青的天資讓他也驚訝,明白了為何他師兄鹖冠子會讓許青成為衣缽弟子。
“是也,天地開辟,萬物渾渾,無知無識;陰陽所憑,天體始于北極之野…日月五緯一輪轉;天皇出焉…定天之象,法地之儀,作干支以定日月度.”
北冥子聲音平靜,但許青眼前卻仿佛浮現一幅幅畫卷,那是古人在觀星的場景。
很快許青便明白了北冥子的意思了,對方這是在點醒他易經的來源。
易經不僅是對周文王修身處世、治國理政的德行闡釋,從而教導后人如何為人為政的治國之策,更是涉及生存發展、啟蒙教育、法律思想、數理思想等等包羅萬象的經典。
而其中最為關鍵的,也是易經最為基礎的,觀星。
華夏很早開始就探索宇宙的奧秘,并由此演繹出了一套完整深奧的觀星文化。
遠古時期人們覺得“觀象授時”,并確定天干地支及陰陽五行、八卦原理。
八卦與干支時間以及方位是聯系在一起的,它們同屬一個系統。于是便誕生了時空、陰陽觀念,發展成為一個系統的世界觀,用陰陽、乾坤、剛柔的對立統一來解釋宇宙萬物和人類社會的一切變化。
而他所修煉的陰陽太極之道,恰好就是這個系統的最基礎部分,也是世界觀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