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李學文對于第一夫人的態度超乎了校長的預料,因此在車上,校長并沒有跟李學文聊其他的。
而是將話題限制在了公務上,單單詢問了淞滬前線的情況。
對此,李學文自然是求之不得,
坐在副駕駛上,對著淞滬前線的軍事情況開始了條理清晰的分析。
從如今中日雙方在淞滬戰場上的敵我態勢,到小鬼子援軍可能主攻的方向,分別從戰術和戰略上出發,詳詳細細的給校長講了一遍。
這一番話聽得校長連連點頭,臉上原本隨意的表情逐漸變得專注和凝重,被李學文這清晰,務實且切中要害的分析深深吸引。
“嗯...言之有理,依你之見,我軍當前最緊要之處何在?”
聽到這個問題,李學文的心里的想法就是退出淞滬,避開小鬼子的艦炮優勢,依托淞滬外圍的國防工事層層阻擊。
心里想歸想,但是嘴上卻不敢提。
誰都知道在淞滬這個地方跟小鬼子打仗**要吃大虧,但是誰也不敢提出來。
淞滬戰場不僅是軍事前線,更是關乎全國民心士氣的精神戰場。
亞洲第一大城市,國內最繁華的城市,誰敢提出放棄?
軍事是政治的延伸,淞滬必須要守,只有這一個選擇,沒第二條路能走。
思索了一下,李學文開口說道:“穩固現有防線,尤其是聞北,江灣,大場一線,深溝高壘,準備迎接敵軍更猛烈的炮火和步兵沖擊。”
“但同時,必須組建更多像學生麾下突擊隊一樣的精銳機動力量,專司反擊,逆襲,夜戰,破襲,打擊日軍的后勤線,炮兵陣地和指揮節點,以攻代守,方能持久。”
“此外,必須盡全力保障杭州灣北岸等后方要地的安全,警惕日軍大規模登陸包抄,若此處有失,我大軍腹背受敵,局面將極為危險。”
這一番話,既有戰略層面的考量,又有具體戰術的建議,甚至點出了歷史上鬼子杭州灣登陸的風險。
校長聽完以后眉頭緊皺,目前才九月份小鬼子的攻勢雖然兇猛,但主流判斷仍認為其主攻方向在市區和長江沿岸,大規模側后登陸還沒有人提出。
“杭州灣北岸?學文,你詳細說說,為何特別關注此地?依據何在”
“回委座,此乃學生基于敵我優劣研判所得,日軍最大優勢在于其海軍,淞滬正面戰場,水網密布,加之我軍頑強抵抗”
“其重型裝備與兵力優勢難以完全展開,進展緩慢,代價巨大,久戰不下,其必然尋求利用絕對制海權,進行大規模側翼迂回”
說到這里,李學文停頓了一下,給了校長消化的時間,隨后繼續說道:
“縱觀淞滬地形,杭州灣北岸灘涂平緩,適宜大規模登陸作業,且距我淞滬主力側后及通往南京之交通線極近。”
“一旦日軍以此處為突破口,投入兩至三個師團強行登陸,可迅速截斷我大軍退路與補給線,形成合擊之勢。”
“如若淞滬前線戰局僵持,倭寇為了擺脫僵局,尋求速勝,極大概率會選擇在此處冒險登陸”
李學文語氣篤定,目光灼灼,仿佛已經看到了歷史上那致命的一擊。
但是,校長聽完這番極具預見性的分析后,并未立刻表現出震驚或采納,而是陷入了更長時間的沉默。
李學文的分析邏輯清晰,聽起來有些道理,但結論實在太過驚人,與目前參謀部和情報部門做出的判斷不符。
相比于李學文,校長更相信參謀部里面的高級將領。
沉吟良久后,校長這才開口:“此事關系重大,不可不察,這樣,你將方才所言,特別是關于杭州灣北岸之風險,依據、以及你的應對建議”
“詳細形成一份書面報告,呈交侍從室轉我,我會命軍令部結合各方情報,對此進行專項研究與評估。”
“是,學生明白”李學文立刻回答道。
對于校長會相信自己的判斷,李學文根本沒有絲毫的期待。
歷史上十月份就有情報送來,說小鬼子要在杭州灣登陸,但是軍委會依舊沒有當回事,更別說李學文提前兩個月預測了。
李學文之所以會現在提出,就是向校長證明自己在戰略上的能力,為自己將來在更高層面獲得話語權打下基礎。
這份報告,就是他能力的證明,當未來某一天,他的預言成真時,今日這番話和這份報告,將成為他以后在**中最大的資本。
就在這時,車輛緩緩減速。
司機輕聲道:“委座,夫人,會場到了。”
校長深吸一口氣,整理了一下情緒,恢復了威嚴的神態,對李學文道:“好了,前線的事先放一邊,先應對眼前的事,打起精神來。”
“是”李學文朗聲應道。
汽車緩緩的駛入會場門口,上午有過一面之緣的未來大漢奸周坲海,此刻正恭恭敬敬的站在門口,等待著汽車的停下。
坐在副駕駛位置上的李學文,只是一打眼,就知道對方是要干什么。
當即不屑的撇了撇嘴,這個老小子在自己面前還想玩溜須拍馬這一套?想什么呢?
汽車剛一停穩,李學文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推開車門,如同一頭獵豹般竄了出去。
不等周坲海反應過來,李學文腰部一個用力,一屁股將周坲海給擠開了半個身位。
與此同時,他的右手已經精準的握住了后排車門的把手,左手則習慣性地護在了門框上方,整個過程行云流水,盡顯李長官的專業素質。
“委座,請下車”
等校長從車上下來,李學文輕輕的關上車門,轉身看了一臉驚愕的周坲海一眼。
給了對方一個不屑的眼神,在心里暗想:你踏馬什么檔次,敢來搶李長官的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