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元”這個字,帶著蒙古鐵騎的呼嘯,出現(xiàn)在天幕之上時,一股前所未有的壓抑感,瞬間籠罩了所有時空。
這不同于五胡亂華。
那時的北方,固然淪喪于異族之手,但江南之地,依然有漢家衣冠的延續(xù),有文明的火種在南渡后熊熊燃燒。
而這一次,是整個華夏。
從南到北,從中原到江南,盡數(shù)被納入了一個外來征服者的版圖。
天幕之上,一行冰冷的文字緩緩浮現(xiàn),每一個字都像是用血淚寫成。
【帝溺波間,漢魂悲咽】
八個大字,充滿了無盡悲觀與徹底絕望的論調(diào)。
這一句話,像一根淬毒的鋼針,狠狠扎進了歷朝歷代,每一個華夏子民的心里。
大唐,太極宮。
李世民猛地攥緊了拳頭,一股滔天的怒火自胸中燃起!
“何其荒唐!”
“我大唐萬國來朝,威加海內(nèi),后世子孫,竟會孱弱至此,讓天下陸沉?!”
大宋,開封府。
剛剛杯酒釋兵權(quán)的趙匡胤,臉色煞白,手中的酒杯“當啷”一聲摔在地上,酒水四濺。
他怔怔地看著天幕,眼中是無盡的羞愧與痛苦。
崖山……那是他趙氏的終點。
“漢魂悲咽…漢魂悲咽……”他喃喃自語,仿佛被抽干了所有的精氣神。
大明,奉天殿。
“放你娘的狗屁!”
一聲雷霆般的暴喝炸響,朱元璋一巴掌拍在龍案上,堅硬的木料發(fā)出一聲不堪重負的呻吟。
他須發(fā)皆張,那雙看過世間最深沉黑暗的眸子里,此刻燃燒著焚盡一切的烈焰!
他,朱元璋,就是從那個時代走出來的!
他親眼見過漢人被當作豬狗,親手埋葬過餓死的父母,也親手,將那個所謂的“大元”撕了個粉碎!
他絕不承認,華夏的脊梁,在崖山之后,就他娘的斷了!
“咱倒要看看,你這天幕,今天要如何分說!”
朱元璋死死盯著天幕,那眼神,仿佛要將天都給瞪出一個窟窿!
天幕的畫面,應聲而變,變得灰暗而沉重,仿佛在回應他的怒火。
【元朝,實行了華夏歷史上,最為嚴酷、最為**的民族等級制度。】
一張清晰的圖表,冷酷地展現(xiàn)在眾人眼前。
【第一等:蒙古人。帝國的征服者,天生的統(tǒng)治者。】
【第二等:色目人。來自西域、中亞的各族,蒙古人的幫手與賬房。】
【第三等:漢人。原金朝統(tǒng)治下的北方漢人、契丹、女真等族,被征服的二等順民。】
【第四等:南人。原南宋統(tǒng)治下的南方漢人,最后的抵抗者,最低賤的存在。】
【在這種制度下,漢人與南人,不再是“人”,而是會說話的牲畜。】
畫面流轉(zhuǎn)。
一個蒙古貴族,縱馬于鬧市,肆意馳騁,將一名漢人老者撞倒在地,腦漿迸裂。
官府的判決傳來。
蒙古貴族,只需賠付一頭毛驢的價錢,便可揚長而去。
而另一邊,一個南人青年,只因與蒙古人發(fā)生口角,將其推倒,便被當場處以極刑,梟首示眾。
這般**裸的歧視與壓迫,看得所有時空的漢家帝王,無不目眥欲裂!
【文化上,元朝統(tǒng)治者廢止科舉長達七十余年,意圖徹底斷絕漢族知識分子的上升之路,磨滅其精神脊梁。】
【然而,他們錯了。】
【在高壓之下,漢人的反抗,從未停止。】
畫面一轉(zhuǎn),不再是朝堂與軍隊,而是轉(zhuǎn)向了最廣闊的民間。
一個簡陋的鄉(xiāng)間戲臺子上,幾個伶人正咿咿呀呀地唱著一出雜劇。
臺下的百姓,衣衫襤褸,面帶菜色,眼神卻亮得驚人。
他們看得如癡如醉,時而為劇中人的冤屈而扼腕嘆息,時而為英雄的壯舉而拍手稱快。
【當?shù)秳Φ姆纯贡粴埧徭?zhèn)壓,文化的堅守,便成為了漢人最后的陣地。】
【元曲,于這片荊棘之地,開出了最絢爛的花。】
【關(guān)漢卿的《竇娥冤》,是在訴說一個女子的冤屈嗎?不,它是在控訴這整個黑暗不公的世道!】
【馬致遠的《漢宮秋》,是在講述王昭君的悲劇嗎?不,它是在借漢家故事,抒發(fā)每一個漢人心中的故國之思與亡國之痛!】
天幕上,一段悲涼的唱詞浮現(xiàn),那字字泣血的曲調(diào),仿佛跨越時空,在每個人的耳邊響起。
【“呀!俺向著這迥野悲涼,草已添黃,色早迎霜。呀!俺向著這長途險峻,雪飛似楊,馬蹄滑難行。呀!俺向著這疏林零落,雁聲嘹亮,馬嘶斷人腸。”】
這悲涼的曲調(diào),這不屈的吶喊,讓無數(shù)觀者為之動容。
【這些看似風花雪月的戲文,其內(nèi)核,卻是在用最通俗易懂的方式,在每一個販夫走卒、引車賣漿者心中,埋下一顆種子。】
【一顆關(guān)于“是非對錯”、“忠奸善惡”、“華夷之辨”的種子!】
【除了戲曲,還有小說。】
【《三國演義》、《水滸傳》,這兩部光耀后世的巨著,其藍本,正在元代的茶館酒肆間,在說書人的口中,逐漸成型!】
畫面中,一個說書人,正在茶館里講到“諸葛亮草船借箭”。
他唾沫橫飛,神采飛揚。
臺下的聽眾,無論老少,都聽得津津有味,與故事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運。
【人們通過這些故事,懷念著強漢盛唐的英雄,憧憬著快意恩仇的俠義,在心中,構(gòu)建起一個與現(xiàn)實完全不同的,屬于漢人自己的精神世界!】
看到這里,咸陽宮內(nèi),嬴政的眼中閃過一絲異色。
“以文載道,教化萬民……原來,除了嚴刑峻法,還有這等水滴石穿的手段。”
他第一次意識到,文化的力量,當它根植于普羅大眾之中時,竟能如此堅韌。
【人口,是另一個無法被征服的因素。】
【縱使歷經(jīng)戰(zhàn)亂屠戮,漢人的人口基數(shù),依然是征服者難以想象的汪洋大海。】
【元朝的統(tǒng)治者,可以征服九州的土地,卻永遠無法征服億萬顆不屈的人心。】
【他們,陷入了人民戰(zhàn)爭的汪洋大海之中!】
“人民戰(zhàn)爭的汪洋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