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日本”這兩個字,出現在天幕之上時。
歷朝歷代的帝王們,先是愣了一下,隨即,臉上不約而同地,露出了輕蔑與不屑。
“日本?”
“倭寇之國?”
大唐,太極殿。
李世民想起了那些渡海而來,畢恭畢畢敬,學習大唐一切的遣唐使。
在他眼中,倭國,只是一個仰慕中華文化的學生。
大明,奉天殿。
朱元璋和永樂朱棣,則想起了那些在沿海燒殺搶掠倭寇。
在他們眼中,日本,更像是一群上不了臺面的海盜。
“區區倭國,在后世也敢挑戰天朝?”
“看來,這大清,真是落魄到家了。”
帝王們議論紛紛,語氣中充滿了對清廷的鄙夷,和對日本的輕視。
他們完全無法想象,這個在他們印象中,一直扮演著“學生”或“匪寇”角色的鄰居,能掀起什么大浪。
然而,天幕接下來的畫面,卻用最殘酷、最血腥的現實,將他們所有的輕視與傲慢,擊得粉碎!
【19世紀后期,日本,同樣遭受了西方列強的入侵。】
【但與清朝的“中體西用”不同,日本進行了一場更為徹底的,自上而下的資產階級改革——】
【明治維新!】
畫面中,出現了日本明治天皇的身影。
他頒布《五條誓文》,宣稱要“破除舊有之陋習”,要“求知識于世界”。
【日本全面學習西方。】
【政治上,廢藩置縣,建立君主立憲制。】
【經濟上,殖產興業,大力發展近代工業。】
【軍事上,建立新式陸海軍。】
【思想上,文明開化,倡導西式教育。】
天幕用極快的速度,展示著明治維新后,日本翻天覆地的變化。
一座座工廠拔地而起,其規模和效率,竟絲毫不輸給洋務運動的企業。
一群群穿著西式軍服,留著短發的日本士兵,在德國教官的號令下,進行著嚴酷的操練。
更讓中國帝王們感到刺眼的是,日本的艦隊。
那些懸掛著太陽旗的軍艦,其設計之新穎,噸位之巨大,航速之迅捷,竟隱隱有超越清朝北洋水師的勢頭!
【一個脫胎換骨的,以軍國主義思想武裝起來的近代化國家,在東方,迅速崛起。】
【而它,將擴張的第一個目標,對準了它曾經的老師——】
【中華。】
“狼子野心!”
“學生,要來打老師了?”
帝王們臉上的輕蔑,漸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凝重與警惕。
他們意識到,自己可能……小看了這個鄰居。
【時間:1894年。農歷甲午年。】
【事件:中日甲午戰爭,爆發。】
【導火索:朝鮮東學黨起義。】
戰爭的序幕,在黃海之上,拉開。
【豐島海戰】
日本聯合艦隊,不宣而戰,悍然偷襲了護送清軍士兵前往朝鮮的北洋艦隊。
激烈的炮戰中,北洋水師的“濟遠”、“廣乙”二艦,遭到重創。
負責運兵的商船“高升號”,更是被日艦野蠻擊沉,船上一千多名清軍官兵,幾乎全部遇難。
“卑鄙!無恥!”
“不宣而戰,此乃偷襲!”
帝王們拍案而起,破口大罵。這種行徑,在他們看來,與強盜無異。
然而,這僅僅是開始。
一個月后,決定兩國命運,決定三十年洋務運動成果的終極對決,到來了。
【1894年9月17日,黃海大東溝。】
【中日兩國主力艦隊,展開決戰!】
天幕的鏡頭,拉向了廣闊的黃海海面。
一邊,是李鴻章耗費了畢生心血,清廷投入了數千萬兩白銀,打造出的亞洲第一艦隊——北洋水師!
旗艦“定遠”、“鎮遠”,是兩艘排水量超過七千噸的鐵甲巨艦,其裝甲厚度與主炮口徑,在當時的世界,都堪稱一流!
艦隊在“定遠”艦管帶鄧世昌的指揮下,擺出了傳統的“人”字形雁行陣,威風凜凜,氣勢磅礴。
另一邊,是日本聯合艦隊。
旗艦“吉野”,雖然裝甲較薄,但航速極快,且裝備了大量新式的速射炮!
艦隊以靈活的單縱陣,高速向北洋水師逼近。
看著自家那兩艘如海上堡壘般的鐵甲艦,帝王們的心中,又升起了一絲希望。
“船堅炮利,我方占優!”
“只要穩扎穩打,此戰必勝!”
然而,戰斗開始后,戰局的走向,卻讓所有人都大跌眼鏡!
轟!轟!轟!
決戰的炮聲,打響了!
北洋水師的主炮,雖然威力巨大,但射速極慢,平均五分鐘才能發射一發。
而日本艦隊的速射炮,卻能在一分鐘內,傾瀉出五六發炮彈!
一時間,海面上,日軍的炮彈如暴雨般,鋪天蓋地地砸向北洋水師的陣列!
北洋水師的陣型,很快就被打亂。
旗艦“定遠”號,被炮火籠罩,艦橋被擊中,指揮系統瞬間癱瘓!提督丁汝昌,身負重傷!
“致遠”艦,在管帶鄧世昌的指揮下,英勇作戰,沖鋒在前。
但在敵軍速射炮的集火下,很快便彈藥告罄,船身多處起火,傷痕累累。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鄧世昌,做出了一個悲壯到極點的決定。
他下令,開足馬力,撞向敵方的旗艦“吉野”號!
“撞沉吉野!”
這位鐵血將領,發出了最后的怒吼!
“致遠”艦,這艘遍體鱗傷的戰艦,拖著滾滾濃煙,如同一頭發怒的公牛,決絕地,沖向了敵陣!
然而,日艦密集的炮火,擊中了它的魚雷發射管。
轟——!!!
一聲驚天動地的爆炸,“致遠”艦的船身,被攔腰炸成兩截!
鄧世昌,與全艦二百五十名官兵,壯烈殉國,盡數沉入冰冷的黃海。
“鄧將軍!”
“壯士!”
無數帝王,看到這一幕,都忍不住霍然起身,眼中含淚,為這位英勇的將領,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然而,英雄的悲壯,無法挽回戰局的失敗。
激戰五個小時后,北洋水師,損失“致遠”、“經遠”、“超勇”、“揚威”四艘戰艦。
而日本艦隊,僅有幾艘戰艦受創,無一沉沒。
黃海海戰,北洋水師,慘敗!
從此,日本,徹底掌握了黃海的制海權。
【陸戰,同樣一潰千里。】
【平壤失守,鴨綠江防線被破,日軍長驅直入,進入中國境內。】
【旅順,這座號稱“遠東第一軍港”的要塞,在日軍的攻擊下,僅僅幾天便告陷落。】
【日軍在城內,進行了慘絕人寰的大屠殺,超過兩萬名中**民,慘遭殺害!】
血流成河,尸積如山的畫面,深深地刺痛了每一個人的眼睛。
【1895年初,日軍海陸并進,圍攻北洋水師最后的基地——威海衛。】
提督丁汝昌,在彈盡糧絕,援軍無望的絕境中,拒絕了日軍的勸降,服毒自盡,以身殉國。
北洋水師,這支曾經的亞洲第一艦隊,這支承載了洋務運動三十年希望的艦隊。
最終,全軍覆沒。
天幕之上,一片死寂。
只有那面代表著失敗的,殘破的黃龍旗,在寒風中,無力地飄蕩。
【甲午戰爭的慘敗,宣告了洋務運動的徹底破產。】
【它像一記最響亮的耳光,狠狠地打在了“中體西用”的臉上。】
【它向全世界證明:一個不進行徹底制度變革的農業國家,哪怕擁有幾艘先進的軍艦,也永遠不可能戰勝一個已經完成了近代化轉型的工業國家。】
【這是一個時代的碾壓,無關一兩個將領的英勇。】
所有帝王,都有種力不從心的感覺。
他們心中,那最后一絲僥幸,那最后一縷希望,隨著北洋水師的沉沒,徹底……石沉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