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頭風格陡變。
不再是鋼鐵洪流的對撞,不再是兵團的殊死搏殺。
畫面墜入廣袤的華北平原,定格在一個個再平凡不過的村莊。
“咣——!咣——!咣——!”
一聲震耳欲聾的鑼響,劃破了村莊清晨的寧靜。
“鬼子進村了!快跑啊!”
剎那間,雞飛狗跳,人聲鼎沸。
百姓們扛著包袱,攙扶著老人,懷抱著啼哭的孩童,如一群受驚的林鳥,慌不擇路地向著村外的山林、青紗帳里奔逃。
鬼子后腳就踏入了村莊,伴隨著肆無忌憚的槍聲和獰笑。
這絕望而熟悉的一幕,讓所有時空的帝王都下意識地攥緊了拳頭。
然而,天幕的鏡頭卻忽然一轉,對準了那些四散奔逃的“百姓”。
一個正在田間躬身耕作的老農,皮膚被烈日曬得黝黑,滿手都是厚重的老繭。
聽到遠處的動靜,他沒有一絲慌亂,平靜地將鋤頭放好。
他回到家中,從灶臺下一塊松動的磚石后,抽出了一桿被保養(yǎng)得油光發(fā)亮的老式步槍。
他抬起頭,眼神瞬間從一個質樸的農夫,變成了一個沉著冷靜的獵手。
天幕之上,一行字幕緩緩浮現(xiàn)。
【我們是老百姓,也是兵。】
這句話,讓所有帝王的心臟都為之一震。
畫面再轉,來到了一馬平川、無險可守的冀中平原。
在任何軍事家眼中,這里都是防守方的噩夢。
可天幕,卻以一種前所未有的震撼剖面圖,將厚實的大地整個撕開!
只見平原上的村莊之下,竟是另一番乾坤!
一條條地道,如潛伏地下的巨龍血脈,縱橫交錯,遍布村莊的每一個角落,連接著此地的家家戶戶。
鍋臺之下、水井之側、溫暖的土炕、立著的衣柜……
任何一個不起眼的地方,都可能是一個通往地下長城的入口。
地道之內,指揮部、休息室、儲糧洞、陷阱、射擊孔、通氣孔,五臟俱全。
甚至還有無數(shù)迷惑敵人的岔路和絕命的假洞口。
“我的乖乖!”
魏王宮中,曹操再也坐不住了,他雙眼放光,猛地一拍大腿。
“掘地三尺,暗藏兵馬!這……這比孤手下那幫摸金校尉,還會挖!”
他死死盯著天幕,眼神里滿是軍略家的狂熱:“將村莊化為堡壘,將劣勢化為優(yōu)勢!守,可藏身于無形,攻,可出擊于不意!妙!當真妙絕!”
地下的智慧令人驚嘆,地上的智慧同樣讓敵人膽寒。
鏡頭給到一個稚氣未脫的少年民兵。
他正小心翼翼地將一塊石頭挖空,填入黑火藥和碎鐵片,再接上引線,做成一枚“石雷”。
他將這枚看起來和路邊石頭毫無二致的殺器,悄悄埋在了日軍巡邏隊的必經(jīng)之路上。
天幕緊接著展示了更多五花八門、創(chuàng)意無窮的土制地雷。
用鐵鑄的“鐵西瓜”,一個引爆能炸飛一片的“子母雷”,踩上一個就接連爆炸的“連環(huán)雷”……
一名日軍士兵不耐煩地一腳踢開路邊的破筐,轟然爆炸。
另一名日軍去井邊打水,剛提起水桶,井口便炸開了一團火花。
從此,對于踏入華北的日軍而言,腳下的每一寸土地,都可能是通往地獄的入口。
他們走在路上,疑神疑鬼,草木皆兵。
“打一槍就換一個地方,絕不戀戰(zhàn)!”
高粱長到一人多高的青紗帳里,幾個民兵對著路過的日軍小隊,驟然放出一排冷槍。
日軍應聲倒下數(shù)人,待他們手忙腳亂地組織反擊時,槍聲卻早已停歇。
民兵們順著熟悉的田埂小路,消失得無影無蹤。
憤怒的日軍追進青紗帳,卻連個人影都找不到,反而一腳踩進了偽裝好的陷坑里,發(fā)出一聲慘叫。
這種被稱為“麻雀戰(zhàn)”的戰(zhàn)術,像無數(shù)只啄人的麻雀,無休無止,無處不在,讓日軍不勝其煩,精神幾近崩潰。
人民的智慧,在戰(zhàn)爭的壓迫下被激發(fā)到了極致。
老鄉(xiāng)將寶貴的軍糧和入白灰,涂在墻壁上,偽裝成土墻。
交通員將機密情報,用米醋寫在煮熟的雞蛋上,干后毫無痕跡,用火一烤,字跡便清晰顯現(xiàn)。
婦救會的姑娘們,用不同的山歌聲調,向山里的游擊隊傳遞著山下敵人的數(shù)量和動向……
“得民心者得天下!
貞觀殿內,李世民看著這一幕幕,發(fā)出了深深的感慨,目光變得無比深邃。
“這支軍隊,不是向百姓索取,而是將他們武裝起來,教會他們如何保護自己,如何戰(zhàn)斗。”
“他們真正將根,深深扎進了這片土地,扎進了百姓的心中。”
“日軍面對的,早已不是一支孤立的軍隊,而是四萬萬不愿做奴隸的百姓,所組成的……汪洋大海!”
在這片汪洋大海積蓄了足夠的力量后,一場席卷整個華北的風暴,毫無征兆地爆發(fā)了。
1940年8月。
天幕的視角猛然拉高,整個華北地圖盡收眼底。
日軍為分割、封鎖各個抗日根據(jù)地,修建了密集的鐵路、公路和無數(shù)的碉堡炮樓,形成了一個巨大的“囚籠”。
而就在這一夜,為了打破這個“囚籠”,八路軍調集了一百零五個團的兵力,在長達兩千多公里的戰(zhàn)線上,同時對日軍的交通線和據(jù)點,發(fā)起了規(guī)模空前的總攻!
【百團大戰(zhàn)!】
鏡頭聚焦于正太鐵路——連接山西和河北,日軍最重要的運輸大動脈之一。
夜色中,成千上萬的八路軍戰(zhàn)士與民兵,如黑色潮水般涌向鐵路。
他們沒有先進的破拆設備,就用鐵鎬、撬棍,甚至徒手,一寸寸地扒掉鐵軌,一根根地抽走枕木!
橋梁、隧道、車站,在震天的爆炸聲中被接連送上天空!
沖天的火光,映紅了半個夜空,也映紅了朱元璋、劉徹等帝王激動的臉龐。
這不再是躲在暗處的襲擾!
這是一場堂堂正正、氣吞山河的大破襲!是對侵略者經(jīng)濟命脈的一次毀滅性打擊!
百團大戰(zhàn)的勝利,徹底打亂了日軍的戰(zhàn)略部署,極大地振奮了全國人民的抗戰(zhàn)信心。
然而,這也招致了日軍更為瘋狂和血腥的報復。
天幕畫面一暗,氣氛瞬間變得冰冷而殘酷。
日軍華北方面軍司令部內,一名高級將領,面無表情地走到地圖前,用紅色的筆,在那些抗日根據(jù)地的范圍上,狠狠地畫下了一個又一個血圈。
他轉過身,聲音嘶啞而狠毒,充滿了歇斯底里的瘋狂。
“從今以后,對這些抵抗區(qū)域,執(zhí)行新的作戰(zhàn)指導方針。”
“燒光!殺光!搶光!”
【三光政策】
四個血淋淋的大字,帶著無盡的罪惡,狠狠砸在天幕之上。
所有時空的帝王,剛剛還為百團大戰(zhàn)而振奮的心,瞬間沉入了冰冷的谷底。
他們從這四個字里,嗅到了尸山血海的腥氣。
天幕的聲音幽幽響起:
“人民戰(zhàn)爭的汪洋大海,迎來了最血腥、最黑暗的浪潮。面對日寇慘無人道的‘三光’政策和‘鐵壁合圍’,敵后軍民,將如何度過這黎明前最漫長的黑夜?”
“然而,在這國難當頭之際,有時候,比外敵更可怕的,是來自內部的背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