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陽光明媚,教室里卻彌漫著無形的硝煙。黑板上并排寫著“阮萌萌”和“董浩軒”兩個名字,下面是密密麻麻的“正”字計票。
董浩軒站在講臺上進行競選演講,自信從容:“如果我當選班長,我會引入數字化班級管理平臺,讓班級事務更加透明高效。我在北京就讀時參與開發過類似系統,可以免費為我們班定制...”
臺下響起一陣驚嘆聲。阮萌萌注意到,連班主任都在頻頻點頭。
輪到阮萌萌時,她深吸一口氣,走上講臺:“我沒有什么高科技的系統,但我有兩年來每天最早到校開教室門、最晚離校關窗戶的記錄;我有一本記滿了每個同學生日和他們喜好的筆記本;我知道張明同學生病時需要什么藥,李華同學為什么最近上課總是走神...”
她的聲音漸漸哽咽:“班級管理不只是效率和數據,更是心與心的交流。我希望繼續為大家服務,不是因為我想當班長,而是因為我真心愛這個集體,愛我們在一起的每一天。”
臺下靜默片刻,隨即爆發出熱烈的掌聲。
投票結果出來了:阮萌萌以32票對28票的微弱優勢獲勝。
她永遠忘不了董浩軒當時的表情——先是難以置信,繼而變得陰沉。他徑直走到她面前,冷冷地說:“你贏在人情世故,
她在班會上詳細講解了方案,得到了大多數同學的贊同。就在備表決時,董浩軒舉起了手。
“我覺得這個方案有問題。”他站起來,目光掃過全班,“讀書角的書籍來源怎么解決?學習伙伴怎么匹配?文化墻的內容誰來維護?這些細節都沒有考
不是能力。”
那句話像一盆冷水,澆滅了阮萌萌的熱情。
阮萌萌的思緒又飄回了那場班長競選后的日子。
自從董浩軒以四票之差落選后,班級里就彌漫著一種無形的對立。無論阮萌萌提出什么建議,董浩軒總能找出反對的理由。
“我建議每周增加一節自習課,讓大家有更多時間消化知識?!比蠲让仍诎鄷咸岢?。
“自習課效率太低,”董浩軒立刻反駁,“不如組織專題討論小組,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
“春季運動會入場式,我們可以表演傳統舞蹈,展現文化特色。”“傳統舞蹈太老套,現在流行街舞,更能展現青春活力?!?/p>
“期中考試后開家長會,可以讓家長更了解我們的學習情況?!薄凹议L會給太多同學造成壓力,不如改成教學開放日。”
每一次,每一次都是這樣。只要是她支持的,董浩軒就一定會反對。起初阮萌萌還耐心解釋,后來漸漸變得不耐煩,最后干脆不再理會他的意見。
最激烈的一次沖突發生在上個月的班級文化建設周。
阮萌萌花了整整兩個周末,設計了一套詳細的方案:設立“讀書角”,組織“學習伙伴”互助計劃,創建班級文化墻...
她在班會上詳細講解了方案,得到了大多數同學的贊同。就在準備表決時,董浩軒舉起了手。
“我覺得這個方案有問題。”他站起來,目光掃過全班,“讀書角的書籍來源怎么解決?學習伙伴怎么匹配?文化墻的內容誰來維護?這些細節都沒有考慮清楚?!?/p>
阮萌萌氣得臉色發白:“這些都可以慢慢完善,重要的是先做起來!”
“但是方向錯了,做得越多錯得越多。”董浩軒毫不退讓,“我認為應該先做調研,了解同學們的真實需求?!?/p>
那天的班會不歡而散。放學后,阮萌萌一個人躲在衛生間里哭了很久。她不明白,為什么董浩軒要這樣處處針對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