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領班果然在此地啊。”
張新心頭一凜,猛地回頭。
只見劉瀛身邊那個面白微胖的心腹太監(昨日驗尸房見過),正帶著兩個小太監,笑瞇瞇地站在門口,堵住了出去的路。
那太監目光狀似無意地掃過剛被恢復原狀的床鋪,嘴角噙著一絲若有若無的笑意。
“秦公公?”王公公嚇得腿一軟,差點跪下。
那秦公公卻不看他,只盯著張新,慢條斯理地道:“劉總管聽說張領班又在忙永和宮的案子,真是辛苦了。特地讓雜家過來瞧瞧,可有什么‘發現’?若有,雜家也好一并帶回去,稟報總管。”
他的語氣溫和,眼神卻像毒蛇信子,冰涼地舔過張新的臉頰。
空氣瞬間凝固。
張新袖中的手,緊緊攥住了那幅滾燙的圖紙。
那秦公公的笑臉像一張裱糊精致的面具,眼神卻淬著冰,牢牢鎖在張新臉上。他身后兩個小太監一左一右堵著門,雖低著頭,身形卻透著一股不容逾越的凝定。
王公公篩糠似的抖,幾乎要癱軟下去。
張新心臟在胸腔里撞得生疼,那幅藏在懷里的圖紙像一塊燒紅的烙鐵,燙得她神魂皆悸。劉瀛的人來得太快,快得令人窒息。他們一直盯著她!從驗尸房到永和宮,再到這低等太監的臭窩棚!
她面上卻不敢顯露分毫,只微微垂下眼,避開那毒蛇般的注視,聲音刻意帶上一絲疲憊和公事公辦的沉悶:“勞秦公公動問。卑職只是循例核查投井太監的住處,看看有無遺書或異常之物,以便完善尸格,上報存檔。”
她略側過身,讓開床鋪的位置,語氣甚至有些抱怨:“可惜,一無所獲。這些低等奴才,能有什么像樣東西。”她踢了踢腳邊一個破舊的瓦罐,發出哐啷一聲響,里面空空如也。
秦公公的目光在她臉上逡巡片刻,又掃過那顯然剛被翻動過的床鋪,嘴角那絲笑意深了些,慢悠悠道:“張領班盡職盡責,雜家定會稟明總管。既是無事……”
他拖長了調子,像是貓戲弄爪下的老鼠。
張新袖中的手攥得死緊,指甲掐進掌心。
“……那便最好。”秦公公終于把話說完,聲音輕飄飄的,“只是這宮里不太平,雜七雜八的謠言多。張領班是新提拔的人,年輕有為,前程大好,可莫要聽了什么不該聽的,看了什么不該看的,走了……錢老六的老路。”
**裸的威脅,裹著糖衣。
“卑職明白。”張新頭垂得更低,聲音恭順,“謝公公提點。”
“嗯。”秦公公似乎滿意了,拂塵一擺,“既無事,雜家便回去復命了。張領班也早些回去歇著吧,這味兒……嘖。”
他嫌惡地皺了皺鼻子,終于帶著兩個小太監轉身離去。
直到那腳步聲消失在甬道盡頭,王公公才撲通一聲軟倒在地,大口喘著粗氣,冷汗浸透了衣領。
張新站在原地,背脊挺直,聽著自己如擂鼓般的心跳慢慢平復。剛才那一瞬,她幾乎以為要徹底暴露了。
劉瀛的耳目,遠超她想象。
此地絕不能久留。
她一把拉起癱軟的王公公,低喝:“走!”
幾乎是半拖半拽,兩人疾步離開那排房,穿過一道道宮門,直到回到相對熟悉的刑部轄地,王公公才緩過一口氣,帶著哭腔:“張爺……咱、咱們這是捅了馬蜂窩了……”
“閉嘴!”張新厲聲打斷他,目光銳利地掃過四周,確認無人跟蹤,“想活命,就把剛才的事爛在肚子里!任何人問起,只說我們去查了張三保的住處,一無所獲,被秦公公撞見,訓誡了幾句,明白嗎?”
王公公猛點頭,臉色慘白如紙。
回到仵作房那間屬于她的小屋,關緊房門,張新才靠著門板,緩緩吐出一口濁氣。冷汗早已濕透重衣。
她掏出懷里那幅圖紙,手指竟有些微微顫抖。
展開。
簡陋的筆觸,永和宮的輪廓,那口井,井邊的小人,屋檐上刺目的朱砂紅點,還有那朵歪扭的梅花。
這絕不是一個低等小太監能畫出來的東西。這更像是一種……標記,一種預告,或者一種栽贓。
張三保撿到它,以為是“好東西”,或許還幻想能憑它換取什么,卻不知這是催命符。
誰留下的?目的何在?
那個屋檐上的紅點……指的是什么?永和宮殿宇眾多,具體是哪個位置?
她盯著那朵梅花。與劉瀛指環上的,與那片衣料上的,如出一轍。是同一個來源?還是有人故意模仿,混淆視聽?
直覺告訴她,這圖紙是關鍵。但它指向的,是更深、更危險的迷霧。
不能再去永和宮探查了。劉瀛的人肯定布下了天羅地網,就等著她自投羅網。
她需要另一個視角,另一個突破口。
祥妃的死因是那根銀針,銀針出自子宮。能接觸到祥妃鳳體,并能以這種方式下手的,范圍其實很小。
貼身宮女。嬤嬤。太醫。
甚至……皇帝本人。
這個念頭讓她不寒而栗。
她需要知道祥妃最后一段時間的情況。誰在她身邊?可有異樣?
太醫!
清宮妃嬪有疾,必傳太醫診視,會有脈案記錄。
“王公公。”她打開門,喚來驚魂未定的老王。
“張爺……”王公公蹭進來,眼神躲閃。
“去太醫院。”張新沉聲道,“查祥妃娘娘近期的脈案。”
王公公腿一軟,差點又跪下:“張爺!太醫院那地方,咱、咱怎么進得去?脈案更是機密……”
“找個由頭。”張新眼神冰冷,“就說仵作房復核娘娘薨逝前的身體狀況,需查閱脈案以佐證檢驗。這是公務。你拿著內務府的牌子去,塞銀子,找最低等的吏目或藥童,只要最近一兩個月的記錄副本!務必弄到手!”
她將一塊碎銀子塞進王公公手里,力道不容拒絕。
王公公看著她眼中不容置疑的寒光,咽了口唾沫,終究還是哆哆嗦嗦地接了銀子,一步三回頭地去了。
等待的時間格外漫長。
張新坐在屋里,反復看著那幅圖紙,試圖從中找出更多線索,卻一無所獲。那個紅點像一只窺伺的眼睛,讓她坐立難安。
約莫過了一個多時辰,王公公才鬼鬼祟祟地回來,臉色比剛才更差,從懷里摸索出一張疊得皺巴巴的紙。
“張、張爺……只弄到這個……花了不少錢……那藥童說,正本脈案昨日就被內務府調走了……這是、是他私下偷抄的近半個月的副本……”
張新一把抓過那頁紙。
紙張粗糙,字跡潦草,確實是匆忙抄錄的格式。記錄著祥妃近期的太醫請脈情況。
大多是“脈象滑數”“肝郁脾虛”“夜寐不安”等常見于后宮婦人的癥候,開的方子也無非是逍遙散、歸脾湯之類的加減。
她的目光快速下移,落在最后幾行記錄上。
日期是祥妃死前三日。
【脈象:沉細略數,左關弦勁。自訴:脘腹脹痛,心悸煩悶,夜間燥熱難眠。處方:丹梔逍遙散加合歡皮、夜交藤。另:暫停用舊日香囊,恐與癥沖】
香囊?
張新目光一凝。
“舊日香囊”?什么意思?祥妃有長期佩戴某種香囊的習慣?太醫建議暫停?
她猛地想起,在檢驗祥妃尸體時,除了**氣味,似乎確實聞到一絲極淡的、若有若無的異樣甜香,當時只以為是宮中熏香或是尸體自身變化所致,未及深究。
難道問題出在香囊上?
那銀針詭異,需特定時機觸發。若香囊里的東西與銀針之毒相輔相成,或是誘發之物……
“王公公,”她聲音急促起來,“祥妃娘娘平日所用香囊,一般是何處制備?由誰保管?”
王公公被問得一懵:“這……宮中主位娘娘的香囊,多是自家小廚房或信任的宮女配制,用料金貴……保管的話,自然是貼身大宮女……”
“祥妃的貼身大宮女是誰?”
“好、好像是叫……翠珠?對,翠珠!永和宮的掌事宮女!”
翠珠!
祥妃暴斃,翠珠作為貼身大宮女,必然首當其沖被審問。她現在人在何處?
“翠珠呢?還在永和宮?”
王公公搖頭如撥浪鼓:“不、不知道啊……娘娘出了事,她那些貼身伺候的,肯定都被內務府帶走訊問了……是死是活都不知道……”
被內務府帶走了?劉瀛的地盤!
張新心往下沉。如果香囊是關鍵,那翠珠就是最重要的人證!落在劉瀛手里,她還能開口嗎?
或許……已經不能了。
但她必須試一試!這是目前最明確的線索!
“想辦法!”張新盯著王公公,眼神灼人,“打聽翠珠的下落!無論花多少錢,用什么法子!我要知道她是死是活,關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