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薇先把那幾個學生送出去,省得他們被嬰靈的陰氣所傷。這樣一來,直播間的粉絲就無法通過對方的連線看見她超度亡靈了。
開地府大門這種事,還是別讓凡人看見為好。
送走任六娘和所有嬰靈后,她直接毀了女嬰塔。才又一個瞬移,回到家中。
彈幕一片嗷嗷叫,都在可惜沒能親眼看見她施展神通。
步薇不理會,連線了最后一卦。
屏幕一閃,出現一個齊肩短發的年輕女孩兒。她見到步薇明顯很開心,“大師,您好,我今天剛搬家,就抽到您的福袋,中介說得果然沒錯,這房子風水好…”
“馬上去把大門反鎖。”
步薇嚴肅打斷她。
女孩兒叫袁莉,聞言笑容愣住,腦子還沒反應過來身體已經開始行動。她快速出去反鎖防盜門,抬頭的時候看見貓眼一黑。
外面有人!
袁莉嚇得差點尖叫出聲。
她立馬捂住嘴,跑回臥室,用化妝桌堵住門。
外頭有撬鎖的聲音。
袁莉臉色慘白,趕緊抱過床上的筆記本電腦,“大、大師,我剛才看見了,是個男的,他在撬鎖…”
她哭了出來,“我才買的二手房,今天剛搬進來,只有我一個人住,嗚嗚我好怕…”
步薇語氣安撫,“別怕,剛才我已經報了警,警察五分鐘后就到,你就在臥室待著,別出去。”
袁莉連連點頭。
人在緊張的時候六識格外敏感,她聽見防盜門被人打開了,她下意識把燈關上,然而腳步聲還是朝臥室靠近。
這只是一套小兩室,總共才七十平米。
對方顯然對房間布局非常了解,目標很明確。
他推了下門,沒推動。
然后帶著笑意的一聲低語傳了進來,“還挺聰明。”
袁莉渾身一抖。
粉絲比她還緊張害怕,彈幕全是一片啊啊啊啊。
此時袁莉真后悔剛才沒進廚房拿把刀,臥室里沒有任何可以自保的武器,她只能強自鎮定,色厲內荏道:“你是誰?私闖民宅可是犯法的。”
男人并沒有說話,而是大力撞了下門。
袁莉尖叫一聲。
現在已經過了十二點,要上班的鄰居們都已經睡了,大概率也不會來救她。
怎么辦?
步薇道:“警察已經到樓下了,別擔心。”
外頭撞門聲沒有停。
一下、兩下、三下…
氣氛緊張到極點,終于——
砰的一聲。
化妝桌被撞倒,上面的瓶瓶罐罐掉了一地,一個穿斗篷的男人站在門口。他緩緩抬頭,沖袁莉一笑,拿起了放在地上的斧頭。
袁莉瞬間癱軟在地,眼里滿是驚恐。
就在此時,警察沖了進來,幾番爭執后,男人被制住。
危險解除。
袁莉終于放心的吐出一口氣,撐著床沿慢慢站起來。
她換了身衣服,去警察局做筆錄。
然后才得知,原來自己買的房子,是兇宅!
“什么?!”
袁莉瞪大雙眼,不可置信。
警察道:“這套房子原來的業主是對新婚夫妻,今年才搬進來的,是新房。一個月前,死于入室搶劫。兇器就是斧頭,女人死之前還被性侵。不過兇手很狡猾,抹除了所有指紋。監控只拍到一個模糊的影子,我們根據大數據,排查了一個月,終于在垃圾回收站里找到了疑似兇手當日扔掉的手套,提取出了DNA,結果還沒出來,就接到了報警電話——”
他頓了頓,科普道:“有些罪犯會在潛逃之后返回作案地點,主要原因有三個,1、整理現場,掩蓋罪行:出于怕被發現的恐懼和逃避法律制裁的僥幸心理,犯罪嫌疑人可能返回現場整理或銷毀證據。 2、犯罪心理的反映:重返現場可能是犯罪心理的一種體現,包括滿足、炫耀或回顧自己的‘作品’等變態心理。 3、精神壓抑與焦慮:犯罪后,犯罪嫌疑人可能長期處于精神壓抑狀態,重返現場可能是為了尋求心理安慰或確認,以減輕內心的壓力和焦慮。所以在兇犯落網前,最好別住兇宅。”
袁莉震驚過后就是憤怒,“把房子賣給我的是一個老太太,她說兒子兒媳準備在國外定居,讓她跟著去享福,所以才急著售房,還比市場價便宜二十萬。”
她有些懊惱的一拍腦門,“也怪我沒經驗,見這房子挺新,采光好,水電也沒什么問題,地段好,離我上班的地方還近,就買了。沒想到竟是兇宅!我得去找中介算賬。”
中介幫著那老太太騙了她。
要早知道是兇宅,再便宜她都不會買。
警察想了想,道:“你有和中介溝通的錄音嗎?是否能證明對方存在欺騙的行為?”
袁莉啞火了。
另一名警察路過,卻笑道:“姑娘,你可以換種思維。你買房的時候節省了二十萬,相當于一套小戶型的首付了。如今兇手已落網,你可以安心住,這不是皆大歡喜嗎?”
袁莉一愣,這才反應過來。
“好、好像是這個道理。”
記筆錄的警察也跟著笑,“不過以后還是要多長個心眼兒。你要記住,天上是不會白白掉餡餅的。買房這種大事,尤其是二手房,多問問物業和鄰居,了解一下情況,不然很容易引起民事糾紛。你今天是運氣好,知道把門堵上,拖延了幾分鐘,否則…”
他沒說完,只是搖搖頭,然后叫了個值班女警把她送回去。
袁莉則在想,得虧是她今天抽到了大師的福袋。
她剛搬進來,白天忙了一整天,整理屋子扔垃圾什么的,進進出出的。洗完澡就守著電腦蹲直播了,完全忘記了反鎖防盜門。
那兇手顯然是有鑰匙的。
要不是得了大師的提醒,當時她全神貫注看直播,大概也聽不到開門聲。大門反鎖后,對方就只能撬鎖,她則趁機堵住臥室門。
為自己爭取來了那關鍵的五分鐘,等來了警察。
要不然今晚自己大概率就死翹翹了。
她一臉后怕,然后在后臺給步薇發了私信道謝。
第二天,官方就報道了這則新聞,網上再度引發獨居女性安全問題的熱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