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南北初交鋒
趙昭明近來頗有些“學富五車”的現代感。
這“車”,特指那輛載著他滿城轉悠的網約車。
自打那日從博物館歸來,心頭種下《九章弈經》的疑云,他便深感閉門造車絕非良策。需得融入此世,廣交同道,方能于茫茫信息海中,撈取那一兩根有用的金線。
于是,在熱心的護士小姐姐和病友群“棋友老周”的遠程指導下,他開始了“都市游學”之旅。目的地包括但不限于:市圖書館、新華書店、幾處頗有名氣的公園棋攤,以及——他最感興趣的——本市的象棋協會活動點。
這日,他循著地址,來到一座老式居民樓改造的活動中心。樓道里飄著淡淡的樟腦丸和舊書報味道,頗合他對“文人雅集”之所的想象。推開二樓一扇虛掩的門,喧嘩人聲夾雜著清脆落子聲便撲面而來。
屋內煙霧繚繞(盡管墻上貼著禁煙標志,但顯然效力有限),十幾張棋桌錯落擺放,捉對廝殺者多為中老年男子,亦有少數年輕人凝神觀戰。氣氛熱烈,猶如戰場。
趙昭明這身改良漢服常服和腳下的木屐,一進門便吸引了數道目光。但他神態自若,略一拱手,朗聲道:“諸位棋友請了,晚生趙昭明,慕名而來,欲以棋會友,不知可否?”
眾人一愣,隨即爆發出善意的笑聲。
一位嗓門洪亮的老者率先應道:“喲,新來的小伙?口氣不小!來來來,我這兒剛下完一盤,跟你切磋切磋!”
這便是趙昭明結識的第一位北方棋手,姓秦,人稱“老秦頭”。
老秦頭人如其聲,身材高大,面色紅潤,說話做事如北風過境,爽利干脆。他棋風更是如此,大開大闔,攻勢凌厲,尤喜用炮,中宮炮、巡河炮、夾卒炮,信手拈來,砸得棋盤砰砰作響,氣勢十足。
“小伙子,看棋!”老秦頭一記“炮二平五”,中炮開局,毫不拖泥帶水。
趙昭明微微一笑,從容應以“馬八進七”。他自幼打下的古譜基礎深厚,應對此類經典開局自是嫻熟。幾步之后,便下意識地走成了一路頗為偏僻的古譜變招,意圖出奇制勝。
誰知老秦頭看也不看那冷僻變化,直接“車一平二”,出直車,搶占要道,節奏快得驚人。
趙昭明一怔,依古譜應法,跳邊馬,欲穩固后再圖進取。
老秦頭卻根本不給他“穩固”的機會,“車二進六”!過河車直逼兵線,壓迫感瞬間拉滿。
“咦?”趙昭明輕呼一聲,感覺對方的招法與他熟悉的古譜套路迥異,每一步都直奔要害,效率極高,仿佛一把沉重的戰斧,劈頭蓋臉地砸來,不容你細思風花雪月。
他不得不打起十二分精神,調動全部古譜知識應對。一時間,棋盤上仿佛展開了一場時空對話:一方是古意盎然的精妙散手,一方是現代體系化的高效進攻。
十幾回合下來,趙昭明雖未顯敗象,卻感到前所未有的別扭。就像一身精湛的繡花功夫,撞上了披堅執銳的重甲步兵,空有技巧,卻難以施展,總被對方簡單粗暴卻又極為有效的招法逼得步步后退。
“小伙子,棋底子不錯啊,就是路子有點老,像從博物館剛搬出來的。”老秦頭一邊啪地落下一步“車八進六”,形成雙車鉗制之勢,一邊哈哈笑道,“現在不興這么下了!得講體系!你看你這屏風馬,擺得是好看,但沒跟上節奏啊!”
“體系?節奏?”趙昭明盯著棋盤,喃喃自語。這些詞他聽著新鮮,但結合眼下棋局,卻直觀地感受到了其分量。
他試圖用一記古譜中記載的巧妙棄馬術打開局面,誰知老秦頭根本不吃,“哎喲,還想騙我馬?我不看!我直接炮打中兵將軍抽車!”
趙昭明:“……”
最終,雖憑借扎實的殘局功夫勉強守和,但趙昭明額角已見微汗。他深深一揖:“秦老棋風剛猛,體系嚴整,晚生受教了。敢問這‘體系’二字,作何詳解?”
老秦頭贏棋興致高,也不藏私,拉著他到一旁,拿出幾張皺巴巴的棋譜和一本翻爛了的《象棋現代布局精要》,唾沫橫飛地講起來:
“你看啊,就比如剛才咱下的這個‘中炮對屏風馬’,這不是一步棋的事,這是一個系統!從開局咋走,到中局怎么過渡,甚至殘局可能啥樣,都有講究!”
“咱北方棋,就講究個主動出擊,先聲奪人!炮要響,車要快,馬要靈!不能磨嘰!”
“你們南方棋是不是更細膩點?哎,不過我看你小子,細膩是細膩,但有點細過頭了,跟不上趟兒啊!”
趙昭明聽得如癡如醉,仿佛打開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門。他過去學棋,重計算,重巧招,重個別局面的精深研究,卻從未如此系統地從宏觀視角去理解一整盤棋的脈絡走向。古譜雖好,猶如散落珍珠;而這現代布局體系,卻似一根金線,能將珍珠串成更有力量的項鏈。
他忍不住拿出手機(現已運用較為熟練),對著那本《布局精要》和棋譜拍個不停,又虛心求教:“秦老,此類棋譜,何處可多得?”
“書店多的是!網上更多!你下個APP,啥棋譜沒有?”老秦頭大手一揮,又壓低聲音,“不過光看譜不行,得實戰!哎,對了,下周末咱這兒跟鄰市有個交流賽,來的都是好手,你想不想見識見識?”
趙昭明眼睛頓時亮了:“固所愿也,不敢請耳!”
自此,趙昭明往棋協跑得更勤了。他不僅與老秦頭切磋,也與其他棋手交流。他發現,即便是同樣使用“中炮對屏風馬”體系,不同地域、不同風格的棋手,理解與演繹也各不相同。
北方棋手大多如老秦頭,重攻勢,重速度,敢于冒險。
而一位來自南方的棋手,則更注重陣型工穩,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擅長在細微處積累優勢,綿里藏針。
趙昭明像個貪婪的海綿,吸收著一切新知。他開始系統性地學習現代布局理論,將古譜中的精妙著法嘗試融入現代體系中去理解、去運用。他時常陷入沉思,對比古今棋理之異同。
【趙昭明的學習筆記(毛筆字旁已開始夾雜鋼筆字和英文縮寫)】
*今日心得:現代棋戰,尤重開局體系。猶如排兵布陣,非一兵一卒之爭,乃全局結構之勢。
*“中炮對屏風馬”體系淺析:
*北方變例(秦老風格):強調快出直車,過河壓迫,中路突破,勢大力沉。優在主動,劣在易冒進。
*南方變例(觀棋所得):注重雙馬護中,伺機反擊,迂回側擊,后發制人。優在穩健,劣在易被動。
*古譜對應:古譜中雖有類似局型,然著法多天馬行空,側重精妙手段,缺乏系統銜接。如“棄馬十三招”雖妙,然若遇不按常理之現代體系,恐失其效。
*反思:余之棋路,古譜根基雖厚,然若不明現代體系,猶如盲人摸象,難窺全豹。須得古今結合,方能與時俱進。
*待辦:購《象棋布局大全》;下載“象棋大師”APP深入研究;備戰周末交流賽!
【微信-“棋樂無窮”群(趙昭明新加入的本地棋友群)】
*老秦頭:@昭昭明月,小伙,周末交流賽名單定了,我給你報上名了!到時候別怯場啊!
*昭昭明月:多謝秦老!定當全力以赴,不負厚望。
*江南棋客:歡迎新人。聽說趙朋友擅古譜?交流賽多用現代布局,需留意。
*昭昭明月:多謝江兄提醒。近日正潛心研習“中炮屏風馬”諸般變化,略有心得,屆時還請指正。
*快刀劉:老秦,你從哪挖來的寶貝?說話文縐縐的,棋風咋樣?別是花架子啊?
*老秦頭:嘿!保證讓你大吃一驚!古法新用,有點意思!
【市圖書館檢索記錄(護士小姐姐幫忙查詢)】
*用戶:趙昭明
*檢索關鍵詞:象棋布局;中炮對屏風馬;象棋現代理論;古譜新用
*借閱記錄:《中國象棋兵法》(梅馨)、《象棋布局原理》(楊官璘)、《橘中秘新解》(已預約)
周末轉眼即至。
交流賽在市工人文化宮舉行,場面比棋協活動室大了數倍,棋手眾多,氣氛更顯緊張激烈。
趙昭明第一次參加此類正式比賽,看著對手們凝重的表情、計時鐘規律的嘀嗒聲,不禁也正襟危坐,心中既期待又忐忑。
他的首輪對手,是一位來自鄰市的青年棋手,手法熟練,一看便是沉浸現代布局多年的科班出身。
猜先,趙昭明執后手。
對方毫不猶豫,“炮二平五”,中炮開局。
趙昭明深吸一口氣,穩健應以“馬八進七”。
對方緊接著“馬二進三”、“車一平二”,步伐流暢,正是標準的現代起手式。
趙昭明努力回憶這幾日惡補的體系知識,應對尚算得體。棋至中局,局面復雜,對方突然祭出一路流行的棄兵變例,以求打破平衡!
此變例在《布局精要》中有提及,但變化繁復,趙昭明研習時日尚短,記憶不免模糊。危急關頭,他骨子里的古譜素養本能復蘇,下意識地走出一記古譜中用于應對急攻的巧妙迂回之著!
這著法精妙是精妙,卻與當前流行的體系應對略有偏差,好似一段古典樂章突然插入了一段雖美卻稍顯突兀的華彩樂章。
對手顯然一愣,思考時間明顯延長。他顯然沒料到對方會脫離“譜著”,走出如此古老冷僻的應變。最終,他未能找到最佳應對,反而被趙昭明這手“復古奇招”攪亂了陣腳。
趙昭明抓住機會,憑借出色的中殘局實力,逐步擴大優勢,最終取勝。
賽后,對手苦笑搖頭:“兄弟,你這棋……不按常理出牌啊!哪學來的怪招?”
趙昭明拱手:“慚愧,乃是古譜所載,班門弄斧了。”
對手肅然起敬:“古譜?厲害!現在很少有人這么下了。不過……”他頓了頓,誠懇道,“這招雖妙,但風險也大。若我剛才應對無誤,你這局面可就難辦了。還是現代體系更穩妥些。”
趙昭明若有所思地點點頭。這一勝,雖甜,卻讓他更清晰地看到了自己古譜基礎的局限性——可出奇制勝,卻難成大道根基。
后續幾輪,他遭遇了更多風格各異的對手,有擅長“順炮橫車”的猛攻派,有精通“反宮馬”的防守大師。他有勝有負,時而因古譜妙手驚艷全場,時而又因對現代流行布局理解不夠深入而迅速敗下陣來。
老秦頭觀戰之余,拍著他的肩膀:“怎么樣,小子,開眼了吧?棋啊,就像這時代,變得快!老祖宗的東西不能丟,但新東西也得學!你得把老玩意化進新體系里,那才叫真厲害!”
趙昭明深以為然。這次交流賽,猶如一場洗禮,讓他真切地看到了現代象棋的博大精深與激烈競爭,也讓他更明確了自身的方向。
南北交鋒,古今碰撞,在他心中激蕩起前所未有的火花。
他不再僅僅是一個誤入現代的迷茫者,更是一個渴望在新時代棋壇中尋得一席之地、并以此為契機探究自身之謎的求道者。
他知道,學習之路,才剛剛開始。
而《九章弈經》的謎團,似乎也在這古今棋理的對比與融合中,隱約透出另一重深意——棋道,或許本就是一條貫穿古今、連接南北的通天大道?
他摩挲著懷中溫涼的玉玨,目光投向文化宮窗外車水馬龍的現代街景,心中充滿了對未來的期待與挑戰欲。
這局棋,越來越有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