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氏也笑道:“哪能都跟五郎一樣,啥大話都能往外禿嚕。”
“也不見得是壞事,五哥活的多快活啊!”
“是是是,九娘說的有道理。”謝湛含笑的目光盯在顧玖臉上,那目光能拉絲似的,繾綣無比。
高氏突然覺得自己來這一趟實屬多余,老四看九娘那目光,她都不好意思多看。
未婚小夫妻,好幾天沒見,老四想念自己的小媳婦,這能理解,但是好歹車里還有個喘氣兒的,就不能收著點嗎?
好在貢院離家近,沒幾步遠就到了,沒讓高氏不好意思太久。
謝二郎和謝六郎去接謝大吉幾個了,明日是休沐,他們幾個也回來了。
謝湛一到家,就被兄嫂們圍住了,問的也都是考的怎么樣的問題。
謝湛仍舊用回答高氏的話回答了大家。簡單的介紹完考試情況,高氏就催促著謝湛,趕緊回去洗洗,然后出來吃飯。
等謝湛洗完,換了身干凈衣裳出來,這會兒謝五郎也到家了。今日難得一家人齊全,熱熱鬧鬧的坐了兩大桌子吃飯。
飯后大家都催促著謝湛趕緊去休息。
謝湛走了兩步,回頭叫道:“九娘,我有事情要跟你說。”
顧玖好奇的小跑過去,“怎么了,要說什么事?”
謝湛牽住她的手,邊走邊問:“你是不是有事瞞著我?”
高氏望著兩人牽手遠去的背影,嘆一聲,瞧這黏糊勁,老四和九娘也該成親了。
顧玖還在那邊傻乎乎的問謝湛,“你都在貢院考試,也出不來,怎么就知道我有事瞞著你了?”
謝湛大步流星走著,心不在焉的隨口應付,“嗯,我猜的。”
“的確是發生了一件大事,特大特大的事。我本來打算明天再告訴你的,你今天太困了,先睡一覺歇歇腦子,等明日空了,我再詳詳細細告訴你。而且我也覺得你有事情瞞著我,我也猜了個**不離十了……”
顧玖一路喋喋不休,被謝湛拉著,可憐她小短腿,跟不上謝湛的步伐,只能一路小跑。
一直被拉進謝湛的房里,腰上一緊,人就被按在墻上。
謝湛有些急迫的親她,額頭、臉頰、雙唇,雙手把她箍得死緊。
過了許久,謝湛才放開顧玖,依舊抱緊她不撒手,嘴唇在耳邊小聲道:“九娘,我好想你,好多天沒見你了。”
自從那年顧玖被他帶回家去,這幾年幾乎朝夕不離,從沒有分開過這么長時間。
顧玖伸手圈住謝湛的脖子,踮起腳在他耳朵上輕輕咬一下,“嗯,我也想你了,你不在家,我都覺得心里特別不踏實。”
謝湛“嘶”一聲,顧玖這一咬,簡直捅了馬蜂窩一樣,咬的謝湛心里直癢癢。
一把將人按回去,重新親上去。
顧玖推著他,“先起來,我要斷氣了。”
謝湛才不甘不愿的離開,深深呼吸著,“我們去那邊說說話。”
說著,攬著顧玖往榻邊坐下,“這幾天發生了什么事?”
顧玖道:“挺大的一件事,但是你現在不累嗎?要不要明天你腦子清醒了再說?”
事情不事情的不重要,謝湛主要舍不得顧玖離開,“我不累,你跟我說說。”
邊說邊給顧玖掛一下鬢邊的散發,順手再捏一下臉,捏捏耳朵。
顧玖道:“那天,我們送你進貢院后,就和娘一起去雁塔寺為你祈福……”
“嗯,然后呢?”
謝湛心不在焉的問,拿起顧玖的小手,在唇邊親了親。
“然后我帶拾兒去看打馬球……”
說到這里,院子里傳來說話聲,片刻,謝五郎和謝六郎就相攜而來。
兩人一起跨進謝湛的房里,謝五郎大大咧咧道:“四哥,你也考完了,明日咱們去打馬球如何?你教九娘,我帶雪娘去。”
謝六郎弱弱道:“我也要去。”
謝五郎立刻給駁回,“你去干什么,我們去教媳婦,你又沒媳婦。”
謝六郎:“……”
有媳婦了不起啊,他十六了,也可以說親了。
轉頭可憐巴巴的望著謝湛,“四哥……”
謝湛道:“多出去走走不是壞事,老五,六郎剛到京城,也不認識什么人,你多帶帶六郎,別只顧著自己玩。”
謝五郎不滿,“那四哥呢?”
“嗯,我考完了,不用去國子監了,以后有的是時間陪九娘打球,不在乎明天一天。”
謝五郎:好氣,憑什么他一旬就只有一天休沐?
“好了,你和嚴二娘子單獨出去玩的機會還很多,六郎過段時間也要去國子監了,也就沒時間出去玩了,趁著他還有空,你做哥哥的,多帶帶弟弟。行了,出去吧。”
“還有六郎,國子監不是那么好上的,你得努力讀書,到時候我就算走關系把你塞進去,也不會被人小瞧了。好好努力,這就回去溫書吧,別讓四哥失望。”
“嗯,我聽四哥的,我這就回去讀書。”
謝六郎重重的點頭,滿身是勁兒的出了謝湛的房間。
謝五郎也悻悻然出去,哼,好像誰不知道你想和媳婦兒說悄悄話似的,咱也是有媳婦兒的人了,明日也找媳婦兒說悄悄話。
打發走礙眼的,謝湛繼續低聲細語的問顧玖:“然后呢?”
“我說到哪里了?”顧玖被一打岔,忘了剛才說什么了。
謝湛捏著她軟乎乎的小手,“說到你和拾兒去看打馬球。”
“嗯,我和拾兒去看打球,結果,遇到監察司搜查要犯……”
顧玖一口氣講到把石錦書送去大長公主府。
中途還問一句:“為什么這么大的事,你和大長公主聽到了,卻都沒有驚訝?”
謝湛笑著親親她的頭發,“這事發生在成峰身上,也在意料之中,所以就不驚訝了。”
顧玖有些泄氣,“跟聰明人說話,你說了半句,他就能猜到十句,好沒意思啊!”
謝湛失笑,急忙抱著顧玖又是一頓哄,“我們九娘也很聰明,只不過九娘經歷過的事太少,沒跟太多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沒有人生經驗,所以才猜不出來。”
“可你也年輕,也就比我多吃幾年飯而已。”
“我看的史書多啊,史書上記載了那么多的奇人謀士,他們做過的事跡,學習一遍,就能受用無窮。”
PS: 唐朝科舉,沒有鄉試、府試,有資格參加進士科的人,叫”生徒“和“鄉貢”,生徒是指在國子監等學習畢業的人,鄉貢是在府學或者州學畢業的,被學里推薦考試的人。
唐朝也沒有榜眼和探花,只有一個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