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氏被滅族的消息傳出,天下一片嘩然。
無數忠志之士感念袁氏之禍,盡皆打著袁氏旗號,蜂擁而起。
諸侯聯軍聲勢再次大振。
這些人大部分都去河內投了袁紹,小部分投了袁術。
這讓袁術十分不爽。
我是嫡子,又是盟主。
你們怎么去投那個婢生子?
有沒有眼光啊!
袁紹自然大喜,在懷縣日日設宴,招待這些人。
韓馥見此,心中愈發忌憚。
倒是孫堅那邊十分積極,很快便率軍來到了廣成關下。
然而廣成關城堅,董兵士氣又高。
孫堅試探性的攻了兩日,見攻不下,只能引兵退還魯陽。
張新在野王扎好營寨之后,令徐和領三千精兵前出河陽,再下一座大寨,作為前軍大營。
野王這邊的大營留給張遼,讓他領一萬屯田軍留守,作為后軍,看守糧草,保護工匠。
張遼的這個后軍大營是假的。
真正的后軍大營,張新設在了沁水縣附近,靠近太行山的隱蔽之處。
這里由趙云領著兩千青州兵,以及一千屯田軍鎮守。
左豹又跑了一趟黑山,找到楊鳳等人。
黑山軍晝伏夜出,每夜都在往這里偷偷輸送糧草。
張新自己則是領著剩余的兵馬,在河陽與野王之間下寨,以為中軍。
徐和、張新、張遼三座大營幾乎呈一條直線,彼此相距二十余里。
董兵若是渡河,首先就得面對徐和的三千大軍。
張新的中軍有五千騎兵,隨時可以支援。
如此一來,前期準備就算完成了。
時間來到四月。
徐和遵循張新之令,時常佯作渡河,試探董兵防線。
董卓在諸侯聯軍尚未會盟之時,便遣了徐榮前往成皋,負責成皋、轘轅、大谷三關的防務。
廣成關方面,由大將胡軫鎮守。
徐和面對的是董卓的女婿牛輔。
董卓擔心自家女婿智謀不足,便將太尉掾賈詡升為平津都尉,令其輔佐牛輔。
賈詡看出徐和只是佯攻,便向牛輔進言,可趁徐和軍在孟津渡河佯攻之時,從小平津渡河擊之。
牛輔從其言,于次日徐和渡河之時,發兵小平津,繞后偷襲。
猝不及防之下,徐和折損了四五十人,狼狽回營。
也幸虧小平津渡口不大,渡河的董兵不多,徐和又只是佯攻,做好了隨時撤退的準備,否則損失就不止這么點了。
徐和回營之后,寫了戰報送給張新。
“小平津么......”
張新打開地圖,聚精會神的盯著雒陽北邊的這兩個渡口。
他倒是沒有怪徐和的意思。
反正佯攻么,有點小損失是很正常的。
以數十人的代價,試探出董兵渡河的運力,倒也可以接受。
差不多了。
張新修書一封,令徐和暫停出擊,先在營中恢復士氣,隨后又將此戰的過程寫成戰報,給各路聯軍送去。
首先接到戰報的,是袁紹和王匡。
袁紹看到戰報,不屑冷笑。
“張新小兒不過如此。”
“是啊是啊。”王匡笑著附和。
五月初,戰報送到酸棗。
“宣威侯竟也受挫?”
酸棗諸侯收到戰報后,大驚失色。
自從會盟后,他們本就畏懼董卓兵強,不敢進軍。
日日只在營中飲宴罷了。
如今見孫堅和張新接連受挫,他們就更不敢進軍了。
曹操看著戰報,心中沉思。
張新軍的這場小敗,在他看來,其實并沒有什么大不了。
孟津雖離雒陽最近,但突破的難度也最大。
單是一道黃河天險,就足以媲美成皋、廣成等雄關。
更別提過了黃河以后,還有北邙山這道防線。
從黃河到北邙山之間的平原十分狹窄,張新軍即使過河,也會被地形地勢夾在中間,難以機動。
董兵居高臨下,優勢很大。
在這種情況下,損失數十人實在是太正常不過了。
曹操思來想去,覺得張新與孫堅受挫,是因為他們麾下的士卒太少了。
兵力沒有優勢,對方又占據著地利,一時受挫也是難免。
哪里有兵力優勢?
酸棗啊!
這里大軍十幾萬,天天在營里吃喝玩樂這怎么行?
思及此處,曹操開口對眾諸侯道:“諸君!我等皆是為誅暴亂而來,如今大兵已聚,何以停滯不前?”
“若是董卓聞山東兵起,倚王室之重,據二都之險,東向以臨天下,其人雖無道,倒也稱得上是個禍患。”
“然而他卻焚燒宮室,劫遷天子,足以看出他心中恐懼,正是天要亡他啊!”
“如此天賜良機,我等當引兵向西,一戰而定天下!”
和荀攸一樣,曹操也看出了董卓心中的恐懼。
然而諸侯們對曹操的建議一點興趣都沒有,嘴里的話五花八門,但意思只有一個。
不去。
討董哪有飲宴快樂?
來來來,飲酒先啦。
曹操據理力爭。
諸侯們就是不去。
“董卓兵強,宣威侯與孫文臺又先后受挫,諸君這才心生畏懼。”
曹操心中暗道:“既然如此,不若我自領兵偷襲成皋,若能取下成皋,則酸棗諸君必不復疑!”
“成皋若失,雒陽門戶洞開,董兵軍心震動,到時宣威侯、孫文臺他們亦可趁機進軍!”
曹操越想越覺得此計可行,便于次日領著本部五千兵馬,向成皋而去。
張邈作為曹操好友,聽聞曹操欲要獨自進軍,忙遣部將衛茲帶了三千兵馬前去助陣。
鮑信更夠意思,親自帶著他麾下全部的兩萬大軍,以及僅有的七百騎兵,全部跟著曹操去了。
三人合兵,竟是湊出了將近三萬大軍。
曹操大喜,與鮑信、衛茲攜帶五千車輜重,向西而行。
行至滎陽附近的汴水,一支董兵對面而來。
領軍大將正是徐榮。
徐榮:你干嘛?
曹操:我,偷襲!你呢?
徐榮:我也,偷襲!
巧了么這不是?
徐榮登高遠望,瞧見諸侯聯軍雖然兵多,然卻行伍不整,陣型散亂,當即令麾下發動進攻。
西涼鐵騎先行,沖入聯軍陣中,攪亂陣型,隨后步卒跟進。
“頂住!頂住!”
曹操于亂軍之中大聲呼喊,“列陣!列陣!”
董兵雖少,皆是百戰之師。
聯軍雖多,卻大多只是民兵,且三部之間互不統屬,軍令難以統一。
縱使曹操有通天之能,面對三萬被沖散陣型的民兵,也是無力回天。
雙方鏖戰一日,聯軍全軍覆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