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北王謝辭州和靖北王妃姜璃的故事——
要從二十三年前,靖北王奉命隨永王蕭霖去給南梁皇帝賀壽說起。
那時候靖北王還是世子,永王也沒有繼承爵位,只是永王府世子。
兩人帶著幾位使臣和賀禮,前往南梁。
他們抵達南梁都城那日,恰逢南梁太子妃誕下一子,南梁皇帝喜得麟孫,龍顏大悅,準宮外舉辦花燈會,熱鬧三天,為新降生的小皇孫祈福。
寧朝的花燈會,王爺參加過不少,南梁的花燈會還沒見過,算是趕上了。
王爺和永王在南梁接引下,到行宮下榻,安置好一切后,兩人就上了街。
南梁都城繁華,不輸寧朝,但又不同。
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何況寧朝和南梁距離有千里之遙。
王爺和永王走在街頭,有說有笑的往前走。
只是花燈會上人實在是多,哪怕兩人很注意,也還是走散了。
王爺穿了一身玄色錦袍,金絲銀線繡著祥云,舉手投足,華貴天成。
他這張臉,從行宮出來,就惹的不少姑娘頻頻側(cè)目,永王笑他生的招搖,買了兩張面具,丟給他一張。
他便戴上了。
和永王走散后,王爺稍微找了下,沒找到人,就自己逛自己的了。
王爺沒想到,這一走散,他邂逅了偷溜出宮,在堂兄高陽王裴劭的陪同下逛花燈的南梁頤和公主裴惜月。
巧的是,他與高陽王穿著顏色一樣的錦袍。
頤和公主穿著尋常裙裳,正在一賣花燈的鋪子前挑花燈,她選中一只兔子的,等結(jié)賬時,才發(fā)現(xiàn)隨身攜帶的荷包不知道什么時候掉了。
當時王爺從她身邊走過,頤和公主錯將他認成是高陽王,抓住他的衣袖,隨手就將他腰間荷包拽了下來。
將荷包打開,拿出一小銀錠子放到小攤子上,還很大方的來了一句,“不用找了。”
“多謝姑娘。”
小攤販高興極了。
那姑娘戴著面具,行云流水的動作,把王爺震住了,他這算是被當街搶劫了嗎?
那姑娘提著兔子花燈轉(zhuǎn)身,見他看著她,眸光又落在她手中自己的錢袋子上,那姑娘大大方方道,“我錢袋子丟了,借堂兄你的用用,改天我讓大哥雙倍賠給你?!?/p>
她戴著面具,看不清楚她的容貌,但面具遮擋不住的雙眸,比天上的月亮還要好看幾分。
王爺知道她是認錯人了。
但他也沒有戳破。
那姑娘提著花燈往前,見他慢吞吞的走在后面,急性子的她折返回來,抓住他的衣袖,催促道,“走快些啊,前面更熱鬧。”
他開口告訴她,她認錯人了。
奈何周遭很嘈雜,他的聲音被淹沒,那姑娘一個字也沒聽見,抓著他,往人群最熱鬧處走。
從橋上穿過去時,被下臺階的人撞的往后一踉蹌,王爺伸手抱住她的腰。
王爺長這么大,還是第一次抱一個姑娘的腰。
尤其在抱她時,她臉上戴的面具掉了下來,露出那張傾城絕色的容顏。
他心底閃過一絲異樣的感覺。
但那姑娘當他是堂兄,連句謝謝都沒有,只感慨了一句,“花燈會上人真多,走了,走了,去那邊?!?/p>
和寧朝的花燈會一樣,也有人設高臺,爭彩頭。
彩頭是一把美人扇。
那姑娘甚是喜歡,搖著他的胳膊,毫不客氣道,“我想要,你去幫我搶?!?/p>
看的出來,她和她堂兄的感情很好。
但感情好,似乎又不是很熟,不然不至于這么半天也沒發(fā)現(xiàn)自己認錯人了。
既然被認錯了一路,她想要那把美人扇,王爺就去給她搶了。
王爺在上面和人爭搶,那姑娘就在下面看著,為她喝彩,可喝著喝著,然后胳膊一把被人抓住,“可算把你找到了,你怎么跑這里來了,沒差點把我嚇死……”
抓她的正是自己的堂兄,高陽王。
那姑娘懵了,“堂兄?”
高陽王還奇怪,“看到堂兄這么驚訝做什么?”
能不驚訝嗎?
堂兄在這里,那她拽了一路,這會兒正在高架上為她搶彩頭的又是誰?!
面具下,她的臉火燒火燎的,手里的兔子花燈都在燙手。
太丟人了。
她想一走了之。
但人家的錢袋子還在她手里呢。
她至少該和人家說聲對不起的。
她道,“我要吃糖葫蘆,堂哥你去幫我買好不好?!?/p>
帶出宮的下人,還有高陽王府的小廝早都走散了,高陽王沒人使喚,只能自己去買。
“你就待在這里,別跑?!?/p>
高陽王去買糖葫蘆,那邊王爺成功搶到彩頭,美人扇。
他從高臺上一躍而下,將美人扇遞給那姑娘。
那姑娘面具上臉通紅,把錢袋子遞給他,“對不起,我認錯人了?!?/p>
王爺笑道,“總算知道認錯人了。”
那姑娘尷尬的不行,“你為什么不告訴我?”
王爺?shù)?,“現(xiàn)在知道,也不遲?!?/p>
彼時因為爭搶,散了的高架塌掉,砸下來。
王爺抱過那姑娘的腰,身子一閃,堪堪避開。
先前在橋上就被摟過一次腰了,只是她當是她堂兄,所以沒什么感覺,這會兒知道不是她堂兄,就沒法再做到心如止水了。
那姑娘把手里的花燈和荷包一股腦塞給他,“欠你的,我以后還你?!?/p>
她轉(zhuǎn)身,往那邊手里舉著糖葫蘆的高陽王走去。
生怕他追過去,她趕緊走了。
高陽王只能跟在后面護著。
南梁皇帝最疼愛的頤和公主,不知道她偷溜出宮玩也就罷了,知道了不護她周全,皇上和太子能賞他一百大板不可。
因為認錯人,頤和公主害羞極了,也沒心情再繼續(xù)逛街了,再者她本來就是偷溜出來的,需要在宮里宵禁之前回去,高陽王就送她回宮了。
不過當時夜還不深,高陽王把頤和公主送到皇宮,看著她走進宮門,方才回去。
看著那姑娘離開,王爺心底有一絲悸動,想知道她是誰。
只是他是寧朝靖北王世子,此番來南梁是來賀壽的,最多只在南梁待半個月就要走,可能他們只有這一面之緣。
不能娶人家姑娘,又何必去招惹她。
王爺便沒有追上去問。
但就有那么巧,他記住了高陽王那張臉,又碰到他了。
那姑娘是他堂妹,知道他是誰,就知道那姑娘是誰了。
王爺還想著去結(jié)交,正想怎么能不著痕跡,剛巧一老者被人撞倒在地,他去扶老者,高陽王也伸了手。
他們就這樣結(jié)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