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感謝他”
鮑爾爵士的聲音帶著無比的莊重,仿佛在進行一場無聲的加冕:
“在三維流形拓撲學的百年征程中,他以無與倫比的深刻洞察與非凡勇氣,為龐加萊猜想的最終證明奠定了不可撼動的基石,他攀登理論高峰時所展現的孤獨純粹,將永恒銘刻于數學殿堂的豐碑。”
“第二位菲爾茲獎的得主是……來自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陶哲軒!”
31歲的UCLA教授帶著他標志性的、略帶靦腆卻無比燦爛的笑容,幾乎是輕快地躍上舞臺。
合身的淺灰色西裝在光線下流動著珍珠貝母般的光澤。
“表彰其在調和分析、偏微分方程、組合數學及數論等諸多領域的革命性突破。”
頒獎詞如同歡快的溪流奔涌而出:
“特別是他對壓縮傳感理論和非線性薛定諤方程穩定性問題的奠基性貢獻,深刻影響了相關科學和工程領域。”
陶哲軒接過獎章時,孩子氣地輕輕掂量了一下,這率真的舉動立刻引起了全場善意的哄笑。
洛珞也在臺下鼓掌祝福,相比于那些歐美長相,這位華裔數學家自然讓他更加容易記住。
更重要的是……對方審核過他的論文,而且陶哲軒十分看好他在上一篇論文中的第二個論點,也就是關于N-S方程強解的分析。
事后兩人還就此問題展開過一陣的郵件交流。
只不過跟斯梅爾和布爾甘教授等人一樣,他們也素未謀面。
雖然沒有突破讓-皮埃爾·塞爾在27歲得獎的記錄,但放眼菲爾茲獎的獲獎史,31歲也屬于十分年輕的一位了。
只不過……還有更年輕的。
隨著兩個菲爾茲獎有了歸屬,場上的不少人都把目光聚焦到了洛珞的身上。
即便許多人并不一定能認出他的相貌,但他特邀報告人的身份證明卻十分顯著,整個特邀報告席位上,除了他以外,只有陶哲軒這么一張亞洲面孔。
現在對方上了臺,剩下的那個,自然就是來自華國的洛珞了。
“第三位得主……”
鮑爾爵士的目光忽然投向特邀坐席區:
“來自華國水木大學的洛珞!”
轟——!
這個名字被念出的剎那,如同投入平靜湖面的一塊巨石,主會場瞬間被引爆!
驚嘆、不可思議、敬佩、震動的低語匯成了巨大的聲浪,英語、法語、俄語…各種語言的贊嘆交織在一起,共同描繪著同一份傳奇誕生的圖景——
22歲!史上最年輕的菲爾茲獎得主!華國數學界歷史性零的突破!
比50年前讓-皮埃爾·塞爾創下的記錄足足小了五歲,年輕得近乎荒謬。
追光燈如白銀瀑布罩住洛珞的坐席,臺上的鮑爾爵士鄭重的宣讀著頒獎詞:
“他以雷霆之勢重構了納維-斯托克斯方程的研究版圖”
鮑爾展開評述詞,巨幕同步投影論文標題:
《強解路徑的幾何障礙與調和分析新框架》
《Geometric Obstructions to Strong Solutions and a New Framework of Harmonic Analysis》
“他證明了傳統強解證明路徑存在不可逾越的深淵——”
“這個爆破準則猶如橫亙在湍流研究前方的斷崖,而他在廢墟上開辟的新道路,將調和分析的鋒刃嵌入流體幾何的骨髓,為世紀難題點燃新的火炬!”
洛珞的心跳在那一刻仿佛靜止了一瞬,巨大的喜悅和難以言喻的激動如同電流瞬間貫通全身。
他感覺到手背上那只屬于劉藝菲的手微微一緊,然后松開。
“我就知道,你是最厲害的!”
劉藝菲的聲音帶著一絲顫抖的喜悅。
在所有人敬畏、好奇、不可思議的目光中,洛珞猛地站起身深深擁抱了身邊笑容燦爛如春花的女友。
她能感覺到他胸腔里有力的心跳撞擊著自己的肩膀。
然后,她自然地抬手,微微踮腳,細心地為他整理了一下西裝領口和胸前稍有松動的胸牌,動作輕柔而充滿愛意。
這個小小的細節,被無數鏡頭捕捉,成為這歷史性一幕中溫情動人的注腳。
擺脫了最后的一絲緊張,洛珞深吸一口氣,臉上帶著一種平靜卻蘊含巨大力量的笑容,步伐穩健地走向舞臺中央。
每一步,都踏在全世界數學界的目光焦點之上。
當西班牙王后索菲亞殿下親自將那枚象征著數學界至高榮譽的金質獎章,鄭重地佩戴在他胸前時,洛珞感受著冰涼的金屬觸感緊貼著心臟的位置。
不由得一陣激動。
畢竟跟佩雷爾曼不同,他的研究還差最為關鍵的一路,他只是找到了路,卻并未走到終點。
在這之前,他其實都不是很確定,自己是否能夠獲得這一殊榮。
但此刻——菲爾茲獎,他真的拿到了!
洛珞低下頭,指尖輕輕撫過獎章背面那句拉丁格言:
“超越人類極限,掌握宇宙真理”。
目光掃過臺下那些熟悉或不熟悉的數學面孔,老斯梅爾的贊嘆,布爾甘的肯定,劉藝菲的喜悅。
他抬起頭望向遠方,仿佛能在期間看到此刻不遠萬里的水木大學內,師長們對他的期待。
還有爸媽,你們應該也會為我自豪吧。
他接過話筒,聲音清澈而有力地通過擴音器傳遍整個恢弘的會場:
“數學是銀河里永不墜落星星”
隨著他的聲音響起,會場內瞬間安靜下來。
“納維-斯托克斯方程的完整解,就在幾何與調和分析共振的弦上震顫,這座曾經堅固無比的圍墻……”
他忽然高舉獎章,聲音穿透寂靜:
“終將成為新世界的地基!”
掌聲、歡呼、驚嘆徹底失去了控制,匯成了響徹穹頂的洪流!
這一刻,一位新的數學傳奇已然加冕,而一個更加激動人心的征程,才初露曙光。
……
此刻,會場外略顯擁擠的轉播車內,氣氛緊張而興奮,攝像機鏡頭牢牢鎖定著前方的巨大投影屏幕。
剛才在門口采訪過洛珞的年輕的女記者張薇,早已按捺不住激動,對著話筒,她的聲音因極度的興奮和自豪而微微發顫,語速極快:
“觀眾朋友們!這里是西班牙馬德里!國際數學家大會正在進行!此刻!就是此刻!歷史已被創造!”
她幾乎要跳起來,伸手指向轉播車內那塊巨大的監視屏幕,屏幕上正定格著洛珞高舉獎章、沐浴光芒的神采飛揚的畫面。
“我們華國年輕的天才數學家,水木大學的洛珞,就在剛剛,拿到了我國首個——菲爾茲獎!”
她深吸一口氣,幾乎是用盡全身力氣喊出:
“他是首位華國菲爾茲獎得主!他刷新了歷史記錄——成為了菲爾茲獎設立七十余年以來,最年輕的獲獎者!今年,他年僅二十二歲!”
“他的理論,深刻改變了納維-斯托克斯方程的研究格局,為這個困擾人類超過百年的世紀難題點亮了指路明燈!他的名字,將與這枚獎章一起,永載數學史冊,為人類智慧的天穹再添一顆璀璨華星!”
“請記住這個時間!請記住這個瞬間!這是華國數學界的驕傲時刻!這是人類智慧皇冠上最年輕、最閃亮的明珠升起的時刻!”
她的眼中閃爍著激動的淚光:
“此刻,全球數學界,包括我們華國億萬同胞的目光,都在聚焦此地,共同見證這歷史性的一刻!”
“這座‘N-S方程的圍墻’,必將被這位來自東方的年輕王者,在未來的征途中——徹底征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