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教授!”
果然,隨著洛珞抬起頭看向一旁,發現居然是陶哲軒后,并沒有產生被打擾的不悅,反而十分驚喜道。
“嘿,叫我陶就好,或者Terry。”
陶哲軒擺擺手,顯得非常隨和:
“恭喜你,洛,你刷新了菲爾茲獎的記錄,而且一下就是三年,估計未來的幾十年里,這個記錄都將固定在那兒了。”
“想想都替未來的那些年輕的天才們絕望,橫在他們面前的簡直是一座大山!”
陶哲軒的聲音帶著美國西海岸特有的清朗語速,他幾乎是孩子氣地蹦跳了一下,在洛珞面前站定,友好地伸出手。
“也恭喜你”
洛珞站起身,同樣鄭重的伸出手。
他早已久仰這位數學界傳奇“神童”的大名,彼此在偏微分方程和調和分析領域的工作多有交集,郵件交流也涉及過他N-S研究的核心思想。
“不過大山什么的太夸張了,我們的數學會越來越年輕的。”
他對此倒是很樂觀。
“好吧,無論如何那是后來人操心的事了,我現在只對你的研究進度感興趣。”
陶哲軒突然浮現出一臉期待的樣子。
“在審你那篇‘核爆’論文的時候,我就想過,‘這個家伙的思維可真犀利’,今天總算能當面聊了。”
聞言,洛珞無奈的苦笑一聲,果然,又是一個……
“老實說,洛,”
他很自然地坐到洛珞旁邊的空位上,身體微微前傾,眼神中閃爍著純粹的好奇與認同:
“我太喜歡你去年在《數學年刊》上那兩拳重擊了。”
他做了個揮拳的動作,配合著他跳躍的神態,顯得格外生動。
“一拳砸穿了強解的老路,告訴大家‘此路不通,但別灰心’;另一拳又開辟了新戰場,把調和分析的手術刀塞進流體幾何的血肉里縫合!這思路簡直…帥呆了!”
他忍不住贊嘆道。
洛珞被他直白而充滿感染力的形容逗樂了。
他能清晰地感受到陶哲軒那種對數學純粹的熱情和對新奇思想的推崇。
“‘縫合’…這個比喻很有意思,Terry,那把‘手術刀’還在打磨中,說實話,鋒利度和精確度都還沒到我理想的狀態。”
洛珞坦誠道,這正是他和斯梅爾都探討過的核心挑戰。
“你調和分析的手段爐火純青,在建立你那套非線性估計體系時,是怎么處理這種‘刀鋒’的微調問題的?比如在那些需要極端精細尺度的非線性項耦合上?”
洛珞拋出了他論文審稿時就思考過的問題,這是真正的求教,也是天才之間的碰撞點。
“啊!問到癢處了!”
陶哲軒一拍大腿,整個人幾乎要興奮地站起來。
他語速更快了,思維如同迸發的電子束:
“調和分析與多尺度分解,就像在給湍流的高頻‘噪音’和低頻‘基流’做‘降噪處理’和‘特征提取’!你提到幾何嵌入…關鍵就在于找到那個‘頻率濾波器’和幾何特性在尺度轉換中的‘不變性’連接橋…”
他一邊說,一邊用雙手做著復雜的手勢,仿佛在空中描摹著抽象的數學結構。
他從洛珞那篇證偽強解路徑的論文切入,特別是洛珞對爆破準則能量估計的幾何化解讀。
“你的能量準則∫0T∥ω(t)∥L∞dt=∞∫0T∥ω(t)∥L∞dt=∞,本質上是個幾何奇點增長的‘警報器’。
有沒有可能,把它重構成一個刻畫‘渦管結構凝聚程度’或‘螺旋度能量聚集速率’的幾何測度?就像…就像…”
他頓了頓,眼神瞟了瞟天花板,似乎在尋找最貼切的類比,最終目光落回洛珞身上:
“就像你筆記本上畫的那個旋渦——找到它邊界‘自相似性’的關鍵參數?”
陶哲軒的點撥如同一道電流劃過洛珞的腦海。
他在論文里構建了障礙和框架,但陶哲軒此刻的視角直接指向了一種更深層、更本質的重構可能——將幾何特征本身量化為新的分析變量!
洛珞放在筆記本上的手指無意識地畫著一個雙紐線的符號(∞),這正是調和分析與流體幾何共振的核心意象。
他眼中精光閃動:
“將奇點警報器本身量化…嵌入到調和-幾何框架里,作為控制變量?通過定義一個新的幾何特征量,比如‘渦絲曲率加權能量密度’…然后利用我們調和分析的多尺度工具,建立它本身的演化不等式?”
他順著陶哲軒的思路延伸下去,一個新的、更精巧的武器構型似乎若隱若現。
“Bingo!”
陶哲軒打了個響指,為自己提出的火花點燃了對方的思路而開心。
“一旦我們有了這樣一個幾何特征量,再加上你的‘調和手術刀’,也許就能突破‘更高階光滑性’的難點!Lt∞Lx2∩Lt2Hx1Lt∞Lx2∩Lt2Hx1是你弱解的核心能量空間…”
他對洛珞的成果如數家珍:
“往上走,需要制服更高階導數的‘小怪獸’,調和分析 流形幾何的‘聯合微積分’,專門對付那些調皮的高階項,特別是uu這種討厭的非線性項在臨界尺度上的‘發瘋’。”
“把你的幾何特征量和我的多尺度估計工具箱一結合……我覺得,有機會設計出更強的‘正則性引擎’”
他的話語充滿工程師般的實用主義熱情,將數學框架比作精密的機械結構。
兩人圍繞著“幾何特征量”的定義、多尺度分解如何與洛珞所關注的流體幾何特性深度綁定、以及如何規避已知的能量陷阱進行了密集的討論。
桌子上秦浩給他們帶回來的三明治已經漸漸冷卻,但卻無人理會。
洛珞筆記本上的空白頁飛快地被新的公式和幾何草圖填滿,陶哲軒則語速飛快地給出反饋和補充建議。
周圍嘈雜的人聲仿佛遠去,只剩下兩種強大思維共鳴的嗡嗡聲。
“Terry,你的視角太關鍵了。”
洛珞看著紙上逐漸成形的概念草圖,由衷地感嘆。
陶哲軒不僅在調和分析技術上登峰造極,更擅長用最形象的比喻和最清晰的路徑拆解復雜問題,這正是洛珞需要的——一種將高度抽象的調和幾何語言轉化為可操作數學工具的能力。
“這種對‘工具鏈’的組裝思維,值得我好好學習。”
“哈,別客氣!”
陶哲軒咧嘴一笑,露出一口整齊的白牙:
“你才是那個開天辟地的先鋒,我只是幫你磨了磨刀罷了,說實話,能看到這把‘新武器’最終成型,想想就令人激動!它不僅能砍翻N-S這道圍墻,甚至…以后遇到類似結構偏微分方程的怪獸,都可能通用哦!”
他的眼中閃爍著對數學可能性的無限憧憬。
“對了,別忘了你下午還要做報告呢!我可等著聽你精彩的理論了。”
洛珞突然提醒道,陶哲軒的報告恰好是今天的第四場,也是最后一場,他已經耽誤了人家很長時間了。
此話一出,陶哲軒這才注意到時間飛逝,提醒開場的廣播隱約可聞。
他收起筆記本,珍而重之地向洛珞伸出手:
“報告就是闡述現有的工作,最重要的是剛剛碰撞出的這些新火花,洛,還是交流意義更大,謝謝你的三明治,否則我下午要餓著肚子上場了。”
陶哲軒用力握住洛珞的手,年輕的臉龐上洋溢著純粹的快樂。
他用力搖了搖手,然后拿起三明治,轉身邁著依舊輕快的步伐回到自己的位置,他現在要抓緊吃完,報告會就要開始了。
洛珞站在原地,緩緩地深呼吸。
胸口的菲爾茲獎章和腦海中被陶哲軒點燃的幾何測度新思路,仿佛都在散發著溫潤而充滿力量的光芒。
他抬眼望向會場前方巨大的“ICM 2006”標志牌,陽光透過玻璃穹頂灑下,在他眼中交織成一幅流動的、由星光、幾何與無窮符號構成的壯麗圖景。
那阻擋了無數天才的圍墻,輪廓似乎在這一刻變得清晰可辨,而他的手中,已經握住了比之前更加鋒銳、更具設計感的鑰匙。
四更完畢,下午四點更新照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