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皇宮內,劉禪端坐于龍椅之上,手中捧著劉諶的奏報,眉頭緊鎖。殿內氣氛凝重,文武百官分列兩側,目光皆聚焦在皇帝身上。
”陛下,北地王擅自封賞將領,擴充軍隊,此乃僭越之舉啊!臣請陛下即刻下詔,收回北地王兵權"侍中張紹率先出列,聲音尖銳。
光祿大夫譙周顫巍巍地拄著拐杖上前,彈劾道:“老臣以為,北地王此舉恐有不臣之心。先帝創業艱難,豈能容他人染指兵權?"
黃皓站在劉禪身側,俯身低語道:”陛下,北地王向來桀驁不馴,此次大勝后更是目中無人。若不加以約束,只怕..."
太子劉璿見勢也上前一步:"父皇,五弟雖立戰功,但擅自封官許愿,實有違祖制。兒臣請派前往陽平關,接管軍務。"
劉禪將奏報重重拍在案幾上,殿內頓時鴉雀無聲。他環視群臣,緩緩開口道:"諶兒擊退魏軍,保全蜀漢,爾等不思嘉獎,反倒在此詆毀,是何道理?"
張紹急忙辯解:”陛下明鑒!非是臣等嫉妒北地王之功,而是其行為確實逾越了臣子本分。軍中將領任命,理應由朝廷決斷..."
"夠了!"劉禪突然提高聲調,打斷了張紹的話。他站起身來,肥胖的身軀微微顫抖,冷冷的望著眾人,不屑的說道:"魏軍壓境時,爾等何在?如今諶兒浴血奮戰,保我江山,爾等卻在背后指手畫腳!"
譙周見狀,連忙跪下哭訴道:”陛下息怒!老臣一片忠心,只為社稷安穩..."
劉禪冷笑一聲:"忠心?朕看爾等是怕諶兒立下大功,威脅到某些人的地位吧!"說著,目光掃過太子劉璿。
太子臉色煞白,慌忙跪倒:"父皇明鑒,兒臣絕無此意!"
“傳旨,冊封北地王劉諶為秦王,加封天策上將,為諸王之長,統領全部漢軍,準其開牙建府。”
劉禪并沒有理會眾人,而是徑自下了圣旨。
“陛下。”譙周等人聽了神情大變,沒想到,劉諶的行為不僅僅沒有受到劉禪的責罰,反而還加封其為秦王,難道任由對方胡作非為不成?
劉禪目光如炬,環視殿內眾臣,聲音低沉而威嚴:"朕意已決,諸卿不必再言。"
黃皓見狀,眼珠一轉,連忙上前諂媚道:”陛下圣明!北地王...不,秦王殿下英勇善戰,確實當得起此重任。只是..."
"只是什么?”劉禪斜睨了他一眼。
黃皓縮了縮脖子,小聲道:“只是秦王遠在陽平關,朝中軍務還需有人打理。不如讓太子..."
"住口!"劉禪猛地拍案,嚇得黃皓撲通跪地。劉禪冷冷道:“你一個宦官,也敢妄議軍國大事?"
這時,一直沉默的郤正突然出列:”陛下,臣有一言。"
劉禪面色稍霽:“愛卿請講。"
郤正拱手道:”秦王之功,確實當賞。但朝廷制度也不可廢弛。臣建議,可派御史中丞前往陽平關犒軍,同時宣示朝廷恩威。"
劉禪沉吟片刻,點頭道:"此言有理。就依卿所奏。"
退朝后,黃皓悄悄拉住張紹:"張大人,這可如何是好?秦王權勢日盛,太子地位..."
張紹陰冷一笑:"急什么?陽平關離成都千里之遙,路上難保不會出什么意外..."
而劉禪徑自回到后殿。
“陛下。郤正求見。”內侍走了進來。
劉禪聽了嘆了口氣,讓人將郤正請了進來。
“愛卿來見朕所為何事?”劉禪詢問道。
“臣擔心陛下加封秦王,恐引太子不滿。”郤正連忙說道。
“不滿?秦王會怕嗎?”劉禪從一邊取出一份竹簡來,丟給郤正說道:“愛卿,你且看看。朕的大將軍已經懸掛左衛旗幟了。”
郤正聽了面色大變,趕緊結果竹簡,打開一看,果然是來自繡衣使者的奏報,上面寫著不僅僅是姜維,就是廖化等人都已經接受劉諶的整編。
“不久之后,霍弋、羅憲等人或許都會聽候秦王的調遣。”劉禪嘆息道。
郤正手捧竹簡,指尖微微顫抖。他這才明白劉禪為何要加封劉諶為秦王,天策上將,統領蜀漢三軍。對于劉諶的奏折無不準許。
不是他心甘情愿,實在是已成事實,劉禪無力阻止,不得不順水退周。一時間他抬眼望向劉禪,只見皇帝肥胖的面容上竟浮現出一絲罕見的銳利。
”陛下,此事..."郤正聲音發緊。
劉禪緩緩踱步到窗前,望著宮墻外飄搖的旌旗,緩緩的說道:"繡衣使者密奏,說劉諶在軍中推行‘三軍改制’,將士們無不心悅誠服。"
郤正突然跪倒在地道:"臣斗膽直言!秦王手握重兵,又得諸將擁戴,若生異心..."
“那又如何?難道他真的想篡位不成?”劉禪笑呵呵的說道:“你看看上面的名單,鄧艾、諸葛緒都已經歸順他了。”
郤正聞言,頓時默然不語。
他想到劉諶奏折上的所說的信息,心中更是一陣駭然。
現在的郤正才知道劉禪的無奈,不僅是當初駐守成都的羽林衛,現在連姜維的五萬大軍都落入劉諶之手。
現在的劉禪手中已經沒有任何兵權,這讓他想到了諸葛亮在世的時候,軍國大事都掌握在諸葛亮之手。
郤正跪伏在地,額頭滲出細密的汗珠。殿內燭火搖曳,將君臣二人的影子拉得老長。
”陛下..."郤正聲音發顫,"難道就任由秦王..."
“不如此,又如何?”劉禪看著郤正一眼,幽幽的說道:“郤愛卿,這或許是我大漢最后的機會,這不是很好嘛!”
郤正聽了默然不語。
他現在越來越看不透眼前的劉禪了,朦朦朧朧,讓人察覺不了對方的心思。
劉禪擺了擺手,讓郤正退了下去。
而此刻,太子宮中。
譙周拄著拐杖,步履蹣跚地來到太子宮。太子劉璿早已在殿內來回踱步多時,見譙周到來,連忙迎上前去。
"老大人,您可算來了!“劉璿一把扶住譙周的手臂,聲音里透著焦急,急忙詢問道:”父皇今日在朝堂上的態度,您也看到了..."
譙周輕拍太子的手背,低聲道:“殿下莫急,老臣正是為此事而來。”他環顧四周一眼。
劉璿會意,連忙引譙周進入內室,又命心腹侍衛把守門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