蒟蒻心里還有一處隱憂,她如今和喬一石的關系進展順利,雖然她并不想那么快成婚,但她的年紀確實不小了。
之前在陳府的時候她從沒想過嫁人的事情,如今脫離了陳家有了自己的事情做她才漸漸的看明白,當初姑娘之所以也沒著急張羅她的婚事,就是怕她陷在陳府出不來 ,姑娘從始至終都想帶著她一起走。
可如今她卻要嫁人了,雖說喬家就在對門,但嫁人了哪里還能和以前一樣。
以姑娘的性子,她成婚后定是不愿意再事事麻煩她。那姑娘的生活起居,衣食住行又有誰能來照料呢?
人一旦開始胡思亂想就停不下來,居然想著想著就想著姑娘要是能再找個人成婚就好了。
如果姑娘不想嫁人,那和秦家小姐這樣找個入贅的也很不錯。
可姑娘前頭的事情在東平縣沒人知道,她自然不覺得姑娘成過婚有什么丟人的,也是有了喬一石她才知道陳臨安那樣的也就是外頭看著好看,實際上并不是良配。
但就是這么個繡花枕頭讓她家姑娘的名頭上沾了臟,若是東平縣有人家想和姑娘結親,會不會因為之前的事情退縮。
蒟蒻看著院子里來往的賓客,不自覺的就嘆了口氣。
崔清漪伸手點了點她,“別人家大喜的日子,你嘆什么氣?你若是著急嫁人,等今兒回去我就去喬家談?!?/p>
蒟蒻.......好端端的就非得說她是吧。
吉時一到,秦家大門外準時響起了鞭炮聲,迎親的隊伍已經回來了。
聽到鞭炮聲,原本窩在角落暗戳戳詛咒的趙燕燕瞬間來了精神,搶在眾人前頭跑了出去。
而今日真正的主角新娘子秦巧才被眾人簇擁著從內院里走出來,她一身紅衣妝容精致,因為是娶夫所以面上并沒帶著蓋頭。
蒟蒻也跟著瞧新娘子還和崔清漪分享,“姑娘,秦小姐今日的妝容可真好看。”
崔清漪點了點頭,又故意道:“等你成婚的時候,姑娘我給你設計一個更好看的。”
蒟蒻再次不期然的紅了臉。
門外,新郎被秦家請的喜娘扶著下了馬,雖是頭上蓋著蓋頭,但這人下馬的動作矯健,瞧著倒是和崔清漪想象中肯入贅的男子不太一樣。
秦巧在喜娘的指引下將紅綢的一端遞到男人手上,在崔清漪的視角里男人似乎猶豫了一瞬才接住紅綢,但因為角度的關系,崔清漪沒瞧見秦巧在看見那只手時眼神的閃爍。
秦巧在心里嘆了口氣,‘算了,時也命也,人家不情愿她又何苦勉強呢?!?/p>
時刻關注這一對新人的趙燕燕自然也將新郎的動作看在眼里,她眼中的得意一閃而過,今日她就要當著全城人的面,讓秦巧和秦家顏面掃地。
眼見著一對新人牽著紅綢的兩端準備進門,趙燕燕終于按捺不住出聲了:“秦巧,我聽聞錢公子并不愿意到你家當上門女婿,是你和你娘三番兩次上門,又許下重金讓錢家的繼母逼迫錢公子和你成婚。
要我說你這樣做不地道吧,錢公子在繼母手底下討生活本就不易,如今好不容易讀書有了成績,你們這不是斷人前程嗎?”
趙燕燕的話音剛落,看熱鬧的人群里就響起了一片議論聲。
也不是大家就愿意上趕著配合趙燕燕,只是看熱鬧是人的本性,這熱鬧只要不是自家的,誰還能躲著不看,更何況這可是富貴人家的熱鬧,人家都說這有錢人家里亂的很,他們有幸碰上一回可不得好好看看。
在場的人里大概除了秦家的親朋也就只有崔清漪和蒟蒻真心希望這場婚宴不要出什么幺蛾子,除了不希望有人故意給秦家的孤兒寡母使絆子之外,這宴席都沒開她崔氏的糕點還沒機會上桌呢。
趙燕燕看自己成功挑起了圍觀百姓的情緒,嘴角揚起了計謀得逞的壞笑,似乎是害怕有人聽不清她又提高了音量,朝著一身大紅的男子道:
“錢公子,我們知道你是被繼母和親爹逼迫,你既不愿意入贅到秦家,今日在場這么多人為你作證,便是秦家再有錢也不能為難你,你何不趁此機會將話同秦小姐說清楚?!?/p>
秦巧面色淡然,握著紅綢的手也不曾有一絲一毫的拉扯,她淡定的不像是在參加自己的婚禮,而趙燕燕也不是在攛掇著她的新郎官逃跑。
喜娘是秦家請來的,此刻害怕新郎官真的聽了這瘋女人挑撥做出什么不理智的事情來,她扶著新郎的手緊了緊,“吉時快到了,新人趕緊跨火盆進門吧。”
聞言,新郎官腳步一動,秦巧挑了挑眉也跟著移動。
趙燕燕急了,直接上前一把扯下了新郎官頭上的紅蓋頭。
一張硬朗剛毅的臉出現在眾人眼前,趙燕燕頓時瞪大了雙眼,這人是誰?
高梁有些氣惱,他這搶來的蓋頭還等著媳婦掀呢哪來的野丫頭這么不知羞恥,他一把將蓋頭拽回來,卻又猶豫著看向秦巧。
秦巧嘴角掀了掀,對高粱的出現并不意外。她涂著鮮紅口脂的唇輕啟:“你又沒什么見不得人,不蓋便不蓋了?!?/p>
而后她又轉向愣在原地的趙燕燕,“既然趙小姐這么恨嫁,改日我定要和趙公子說一聲,別因為心疼就耽擱了趙小姐的終身大事才好?!?/p>
說完也不管趙燕燕是何反應,徑自帶著新郎官跨火盆進門去了。
崔清漪雖不知這新郎換人背后的緣由,但她瞧著那人高馬大黑的跟炭似的跟在秦巧背后努力做小鳥依人狀的男人,心下感慨看來那什么錢家的不愿意,有的是人愿意,而且是心甘情愿那種。
沒了搗亂的人,秦家小夫妻兩個順利拜完了堂送入洞房后,喜宴正式開始。
崔清漪全程都在不著痕跡的觀察在場眾人的反應,糕點和瓜子糖果是早就擺好的。
沒有讓崔清漪失望,眾人才剛剛坐定,便有人指著擺放在正中間的糕點說:“秦家這次請的哪家糕點鋪子,這糕點做的真是精致。”
有人湊近了去看,指著糕點下的托盤道:“崔氏糕點,新開的嗎沒怎么聽說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