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排行 分類 完本 書單 專題 用戶中心 原創專區
小威小說網 > 其他 > 大學哪些事 > 第6章:沒有硝煙的戰斗

大學哪些事 第6章:沒有硝煙的戰斗

作者:武漢潛水龍 分類:其他 更新時間:2025-09-23 08:03:45 來源:香書小說

凌晨一點,計算機學院 302 教研室的燈還亮著。張啟明揉了揉發澀的眼睛,指尖在鍵盤上懸停片刻,又猛地按下去,在屏幕上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申報書” 的標題下方,摘要欄里那句 “基于深度學習的工業設備故障預警系統研究” 已經是第五次修改了。窗外的冬夜靜得能聽見暖氣管道的嗡鳴,桌上的速溶咖啡涼透了,煙灰缸里的煙蒂堆成了小小的 “山丘”,手機屏幕亮了一下,是妻子發來的消息:“孩子說想爸爸了,你早點回來。” 他指尖頓了頓,回了句 “快了,再改改就回”,又把目光拽回屏幕,點開了技術路線圖的文檔。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轉眼間,張啟明已經在這所 211 重點大學工作了整整三年。如今 33歲的他,雖然頭上還頂著“青年教師”的標簽,但實際上,他早已被職稱晉級的壓力壓得喘不過氣來。

他對這場“戰爭”的規則可謂是心知肚明:想要評上副教授,每年 360 課時的教學工作量是絕對不能逾越的“硬門檻”。這意味著什么呢?簡單來說,他每周需要上 12 節課,從周一到周五,幾乎每天都要像被釘在教室里一樣,無法脫身。不僅如此,課后他還得馬不停蹄地批改作業、為學生答疑解惑,甚至還要帶著學生們去做各種實驗。

然而,這僅僅只是個開始。對于張啟明來說,科研工作量更是一道讓人望而生畏的“生死線”。每年他必須想方設法積攢夠 80 分的科研分數,少一分都不行。一旦分數不夠,他不僅會面臨績效被扣的風險,甚至連年終獎都可能化為泡影,更嚴重的是,基本工資也會大打折扣。

他小心翼翼地從抽屜里翻出了學校科研處發放的《科研工作量計算辦法》,那是一份薄薄的文件,但卻承載著他對于科研工作的所有期望和壓力。

他的指尖輕輕地在紙面上劃過,仿佛能夠感受到每一個字的重量。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這是他夢寐以求的目標,如果能夠主持這個項目,將會獲得整整 40 分的科研工作量!然而,參與項目的話,得分就要按照排名來折算,而且只有前三位才能分到幾分,這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接著,他的目光落在了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上,主持這個項目可以得到 25 分,雖然比國家青年基金項目少一些,但也算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而橫向項目則是“按錢計分”,10 萬元經費才能算 5 分,而且還得是到賬經費才算數。這讓他不禁感嘆,科研工作不僅需要實力,還需要一定的運氣和人脈。

“40 分啊,如果我能拿到國家青年基金項目,今年的科研分就夠一半了。”他喃喃自語道,心中涌起一股期待和渴望。

然而,上個月系里開會時主任的話卻像一盆冷水澆在了他的頭上:“今年咱們系國青基的申報率要達到 100%,但中標率去年才 18%,大家多下點功夫。”這意味著競爭將會異常激烈,他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有可能脫穎而出。

申報國青基是年輕老師為數不多 “靠實力說話” 的機會,不用拼人脈,不用等內部指標,只要申報書夠硬,就能進入評審環節。可 “夠硬” 兩個字,背后藏著無數個不眠之夜。張啟明的申報方向是工業設備故障預警,為此他查了近三年的相關文獻,跑了五次本地的制造企業做調研,甚至跟著工程師在車間待了整整一周,就為了摸清實際生產中的技術痛點。初稿寫完后,他找系里的李教授請教,李教授是國青基評審專家,每年要審幾十份申報書。

“你的研究基礎太弱了。” 李教授翻著申報書,手指點在 “研究基礎” 那一頁,“你只發了兩篇 SCI 三區論文,還都是第二作者,評審專家一看就會覺得你沒能力完成這個項目。” 張啟明的臉一下子紅了,他知道李教授說的是實話 —— 前兩年忙著趕課時,論文只能擠時間寫,質量自然上不去。“還有技術路線圖,” 李教授繼續說,“你這圖太籠統了,‘數據采集 - 模型訓練 - 故障診斷’,每個環節用什么方法?遇到數據噪聲怎么處理?模型迭代的周期是多久?這些都要寫清楚,不能含糊。”

那天下午,張啟明在李教授的辦公室待了三個小時,筆記本上記滿了修改意見。回去后,他把申報書拆成了八個部分,每天改一部分:摘要改了五遍,從最初的 “介紹研究內容” 改成了 “突出創新點與應用價值”;研究基礎部分,他補充了自己參與的一個橫向項目的成果,雖然經費只有 8 萬,但好歹有實際應用案例;技術路線圖重新畫了三遍,用不同顏色標注出關鍵節點,甚至加了一個應急方案 —— 萬一數據采集不順利,該如何調整樣本量。

可并非所有項目都能 “自由申報”。去年年底,省科技廳發布了 “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專項” 申報通知,全校只有六個申報指標。系里組織內部 PK,張啟明也報了名,這個項目要是能中,不僅能拿 30 分科研工作量,還能拿到 30 萬項目經費。PK 那天,會議室里坐了七位評委,有系領導、資深教授,我作為科研處的代表也參加了。張啟明是第三個匯報的,他提前準備了 20 頁 PPT,練了不下十遍,可站在講臺上時,手心還是直冒汗。

“你的項目和 XX 企業的需求匹配度不高。” 一位評委直接指出,“他們要的是生產線實時監控系統,你做的是故障預警,雖然相關,但針對性不夠。” 張啟明趕緊解釋:“我們可以在預警模型里加入實時數據接口,只要企業提供生產線數據,就能實現實時監控。” 可另一位評委搖了搖頭:“你沒有和這家企業合作過,怎么保證他們愿意提供數據?風險太大了。”

最后,三個指標分給了兩位資深教授和一個有企業合作基礎的團隊。張啟明走出會議室時,天已經黑了,冷風一吹,他才發現自己的襯衫后背全濕了。回到家,妻子見他臉色不好,沒敢問,只是把溫好的飯端到他面前。他扒了兩口飯,突然想起自己這個月的績效,因為上個月有個橫向項目的經費沒到賬,科研工作量差了 5 分,績效被扣了 1200 塊,而房貸每個月要還 4800,孩子的奶粉錢還要 2000。“再熬熬,等國青基結果出來就好了。” 他安慰自己,可心里卻沒底。

就在張啟明為項目申報熬夜時,我也剛從省科技廳高新處回來。晚上八點多,我坐在辦公室里,揉著發脹的太陽穴,桌上攤著一疊申報指標表。作為科技處項目管理科的科長,我的 “戰場” 不在教研室,而在政府部門、企業和學校之間的 “橋梁” 上。每年年初,我就要開始 “跑資源”—— 去科技部、科技廳、工信廳、市科技局等部門打聽申報信息,爭取更多的指標;申報季時,要陪老師去企業 “站臺”,幫他們對接需求;還要組織校內 PK 預審會,篩選出最有競爭力的項目。

“陳科長,明年‘人工智能專項’的指標能多給我們學校一個不?” 下午在省科技廳,我跟高新處的王處長磨了半天。王處長笑著說:“你們學校今年的中標率已經很高了,再要指標,其他學校該有意見了。”我趕緊遞上一份材料:“您看,我們學校今年新建了人工智能實驗室,引進了三位長江學者,還有五個團隊在做相關研究,實力比去年強多了,多給一個指標,說不定能多出一個國家級項目呢。” 王處長翻了翻材料,沒立刻答應:“我再看看,下周給你答復。”

從科技廳出來,我又去了一家汽車制造企業,機械學院的陳教授有個 “汽車零部件智能檢測” 項目,想和這家企業合作申報橫向項目。陳教授技術過硬,但不擅長和企業打交道,上次談的時候,企業負責人覺得項目周期太長,不太愿意合作。這次我提前做了功課,了解到企業最近在趕生產線升級,急需檢測技術支持,于是我幫陳教授調整了項目方案,把周期從 18 個月縮短到 12 個月,還承諾學校可派研究生駐廠服務。

“我們要的是能立刻用的技術,不是實驗室里的成果。” 企業負責人直言。我笑著說:“陳教授的團隊已經做了三次小試,檢測準確率能達到 98%,駐廠后還能根據生產線情況調整算法,保證三個月內就能試運行。” 我邊說邊拿出調試報告,又給負責人算了一筆賬:“用上這個檢測系統,每條生產線每年能減少 50 萬的廢品損失,兩年就能收回成本。” 負責人被說動了,當場拍板:“行,我們先簽個意向協議,下周再細談。”

回到學校時,已經快七點了。我還沒來得及吃晚飯,就接到了程處長的電話:“明天上午九點開‘省重點研發計劃’校內預審會,你安排一下,評委要選懂技術又懂政策的,別出岔子。” 掛了電話,我趕緊給幾位評委發消息確認時間,又把 12 份申報材料整理好,每份材料上都貼了便簽,標注出項目的創新點、風險點和建議。

第二天的預審會開得很激烈。有個 “新能源電池回收” 項目,評委們分成了兩派:一派覺得項目創新度高,符合國家政策方向;另一派覺得技術不成熟,回收效率不如現有技術。“現在的回收技術只能提取 50% 的鋰,我們的技術能提到 80%,這就是創新!” 項目負責人急得站起來反駁。“可你們的中試數據只有三組,樣本量太小,說服力不夠。” 一位評委毫不退讓。我趕緊打圓場:“要不這樣,讓團隊補充中試數據,下周再復評,大家看怎么樣?” 兩邊都點了點頭,這場 “爭論” 才算平息。

預審會結束后,我留下了幾個落選的老師。“這次沒選上別灰心,” 我拍著一位年輕老師的肩膀,“你的項目方向很好,就是申報書里的應用前景寫得太籠統了,下次可以多找幾家企業聊聊,把市場需求寫具體點。” 年輕老師紅著眼眶說:“鹿科長,我今年的科研工作量還差 30 分,要是沒項目,績效就全沒了。” 我嘆了一口氣,從抽屜里拿出一份企業名單:“這幾家企業最近有技術需求,你可以聯系看看,說不定能談個橫向項目。”

科研處的工作就像 “走鋼絲”,一邊要滿足政府部門的要求,一邊要幫老師爭取資源,還要完成學校的任務指標。每年年初,學校都會給科研處定目標:今年縱向項目立項數要增長 15%,橫向項目經費要突破 8000 萬,成果轉化要完成50 項以上。完成了有獎勵,沒完成就要扣科室績效,還要在全處大會上做檢討。“就像一條鞭子,天天抽著你往前跑。” 我常跟同事這樣說。

去年,因為 “人工智能專項” 的指標沒爭取到,學校的縱向項目立項數只增長了 10%,沒達到目標。年底評績效時,科室每個人的獎金都扣了 20%,辦公室里的氛圍壓抑了好幾天。那段時間,我天天往省科技廳跑,甚至等過王處長下班,在停車場跟他聊了半個多小時。“今年總算把指標爭回來了,不然又要挨批。” 我笑著說,眼里卻有掩不住的疲憊。

3 月的一天,國青基立項結果公布了。張啟明早上七點就醒了,手拿著手機,一遍又一遍地刷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的官網。當看到自己的名字出現在 “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立項名單” 里時,他愣了幾秒,然后突然跳了起來,大喊:“中了!我中了!” 妻子被他嚇了一跳,孩子揉著眼睛問:“爸爸,什么中了?” 張啟明抱起孩子,在他臉上親了一口:“爸爸的項目中了,以后能多陪你玩了。”

他第一時間給李教授發了消息:“李老師,謝謝您,我的國青基中了!” 又給我發了條短信:“鹿鳴科長,麻煩您幫忙走一下立項流程,辛苦您了。” 沒過多久,我回復:“恭喜!流程我已經安排了,下周就能簽合同。”

那天下午,張啟明去科研處送材料,正好碰到我。我笑著說:“聽說你中了國青基,不錯啊,以后繼續加油。” 張啟明不好意思地說:“多虧了您上次幫我對接的企業,讓我補充了研究基礎。” 我擺了擺手:“都是應該的,你們老師能拿到項目,我們的工作就沒白做。”

走出科研處辦公樓,張啟明抬頭看了看天,陽光正好,春風吹在臉上暖暖的。他想起自己改了 12 遍的申報書,想起 PK 時的緊張,想起那些熬夜的夜晚,突然覺得一切都值了。而在科研處的辦公室里,我正對著 “省重點研發計劃” 的立項名單微笑, 經過復評補充數據的那個 “新能源電池回收” 項目,也中了。桌上的咖啡冒著熱氣,窗外的玉蘭花正開得熱鬧。

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沒有槍林彈雨,卻有無數個為了夢想和責任奮斗的身影。老師為了職稱晉級、實現科研理想而拼搏,管理人員為了爭取資源、推動學校發展而奔波。他們或許有壓力、有焦慮、有挫折,但當項目立項的那一刻,所有的辛苦都化作了成就感。而這條 “績效鞭子”,看似無情,卻推著學校的科研一步一步向前走,也推著每一個參與者在成長的路上不斷前行。就像張啟明在日記里寫的:“這場戰爭,我們不是為了打敗誰,而是為了成為更好的自己,為了給學生、給學校、給社會多做點事。”

目錄
設置
設置
閱讀主題
字體風格
雅黑 宋體 楷書 卡通
字體風格
適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設置
恢復默認
手機
手機閱讀
掃碼獲取鏈接,使用瀏覽器打開
書架同步,隨時隨地,手機閱讀
收藏
換源
聽書
聽書
發聲
男聲 女生 逍遙 軟萌
語速
適中 超快
音量
適中
開始播放
推薦
反饋
章節報錯
當前章節
報錯內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錯誤舉報
全局友情鏈接
主站蜘蛛池模板: 动漫成人在线观看| 大屁股熟女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主播在线一区| 久久免费观看视频| 黑人系列合集h| 欧洲美女与动性zozozo| 国产福利片在线观看| 亚洲aaa视频| 黄色小视频app下载| 日本阿v视频在线观看高清| 国产又粗又长又硬免费视频|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噜噜| 青娱乐手机在线|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影院| 国产三级观看久久| 中文免费观看视频网站| 精品日韩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伺候情侣主vk| juy031白木优子中文字幕| 男女一边摸一边做爽视频| 婷婷久久综合网| 人妻丰满熟妇AV无码区免| 91蜜桃传媒一二三区| 欧美成人精品第一区首页| 国产激情电影综合在线看| 久久成人无码国产免费播放| 色老头久久久久| 妞干网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 男女下面无遮挡一进一出|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老鸦窝 |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乱码影院| 67194av| 日韩综合在线视频|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亚洲欧美| 一个人看的免费高清视频日本| 特级毛片www| 国产熟女一区二区三区五月婷| 久久免费视频99| 看免费毛片天天看| 国产精品自线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