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這關終于算是過去了。”
張新送走蔡邕父女,心中松了口氣,一瘸一拐的朝后院走去。
兼祧之法,是解決蔡琰之事的唯一辦法。
既解決了眼下的名分問題,將來也不至于出現奪嫡之事。
唯一的難點,就是蔡邕這種極為看重禮法的老頑固能不能接受。
好在,老頭再怎么頑固,也抵擋不了添個孫子的誘惑。
就是這下手也忒重了點。
“嘶......痛痛痛痛痛。”
張新齜牙咧嘴的來到王嬌院子,推開她的房門。
王嬌在房內早已等候多時,見張新來到,連忙起身迎接。
“夫君......咦,你怎么了?”
王嬌見張新鼻青臉腫,臉上露出關切之色。
“哦,沒事。”
張新隨便找了個借口,“剛才摔了一跤,磕到了。”
是這樣嗎?
王嬌心中疑惑。
我怎么看著像是被人打了?
但張新都這樣說了,她也不好追問什么。
“夫君如今身系一國興衰,凡事當小心謹慎才是,莫要給了宵小之輩可乘之機。”
王嬌叮囑了一句,抬頭看著張新,眼中露出一絲渴望。
今晚還干活嗎?
“多謝夫人提醒。”
張新點點頭。
那必須的。
......
次日,張新叫來華佗,請他開藥。
明天就是徐榮和樊稠出征的日子,他需要出城送行,得開點藥治療一下臉上的傷,免得被人問起。
華佗見到張新,瘋狂搖頭,在給了他治療外傷的藥膏之后,還貼心的開了一副滋補的方子。
“多謝元化先生。”
張新屁顛屁顛的收下藥方,一通感謝之后,送華佗出府。
不得不說,華佗不愧是神醫。
藥膏抹到臉上,立馬就是一陣清涼的感覺傳來。
第二天臉就不腫了。
張新在送徐榮和樊稠出征之后,開始準備迎娶蔡琰所需的東西。
蔡琰也是正妻。
明媒正娶,三書六禮這些東西肯定少不了。
麻煩的很。
況且她已經懷孕兩個多月了。
眼下雖說從外表上看不出什么來,但再過一個多月,肚子就該大起來了。
成婚,那是要出來見賓客的。
他必須趕在蔡琰身形無法掩蓋之前,把這些事情趕緊搞定。
當然了,張寧那邊也要去信一封,說明一下情況。
張牛角、胡才、李樂這些黃巾舊部,都要安撫。
蔡琰雖然也是正妻,但她是我叔伯那一脈的正妻,和宣威侯府無關。
將來家產基業的繼承,也輪不到她所生的孩子。
你們不用擔心張桓的地位會被動搖。
什么?
你們問我的叔伯是誰?
嗯......
來,我給你們編一個。
張新做完這些,將夜晚的工作重心轉移到了韓淑身上。
韓淑母子已經到了,那么他對涼州的攻略......
可以開始了!
十日時間,轉眼即過。
又到朝會之時。
“臣等拜見陛下。”
張新領著百官行禮。
“免禮,平身。”
劉協打了個哈欠。
這段時間張新還是比較忙的,沒什么時間查他作業。
再加上張平的到來,讓他終于有了個適齡的玩伴。
這幾天劉協可算是玩爽了。
昨晚一不小心,就玩到了半夜。
現在困得很。
張讓看了一臉困倦的劉協一眼,開始走流程。
“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張新出列。
“臣張新有本奏。”
“準奏。”
劉協走完流程,神游天外。
一個老婆好像不夠玩啊......
啥時候再搞一個?
“啟稟陛下。”
張新開口說道:“臣舉薦鎮西將軍韓遂為涼州刺史。”
百官聞言一愣,隨后恢復正常。
先前裁軍之時,張新就詳細的說過安撫涼州諸侯之策。
簡單來說,就是朝廷宣布免除徭役賦稅,讓涼州內部失去對外轉移矛盾的理由。
矛盾無法轉移,那就只能在內部引爆。
同時朝廷再拜韓遂為涼州刺史,讓他去收拾那些不聽話的諸侯。
韓遂九曲黃河,心眼子比馬蜂窩還多。
在正常的情況下,他肯定不會乖乖聽話。
要如何保證他能聽話呢?
那就得用到張新府中那個身為韓遂之女的妾室了。
有這層關系在,再加上張新承諾保障他在朝中的利益,他就很難不心動。
張新的信譽,有口皆碑。
沒了韓遂這只領頭羊,涼州諸侯再想搞些什么事情,就很難擰成一股繩了。
可以說,只要能把韓遂搞定,朝廷就不必擔憂涼州諸侯會像中平年間那般,動輒組成聯軍,二三十萬的來。
有張新大軍在長安鎮著,涼州那幫諸侯若是單獨前來,就是找死。
“大將軍。”
淳于嘉看向張新,“可是人已經到了?”
十日前,張新有家眷到來的消息,百官大多已經知曉。
但出于謹慎,淳于嘉還是確認了一下。
“是。”
張新點點頭。
那就沒問題了。
淳于嘉看向劉協,拱手道:“陛下,臣附議。”
朱儁見狀也道:“臣也附議。”
“臣等附議。”
百官齊聲說道。
反正朝廷對涼州早已失去掌控,就讓張新去折騰吧。
萬一成了呢?
因此百官的心中無論想法如何,盡皆表示贊同。
什么本州人不能擔任本州刺史這種話,更是連提的人都沒有。
決議定下,接下來便是出使的人選。
張新舉薦了孫乾作為主使。
孫乾善辯,昔日徐榮歸降就是他的功勞,由他出使最為合適。
百官對此并未表示反對。
主使的人選定下,接下來便是其他幾路的使者了。
按照張新的構思,這一次朝廷需要派出四路使者。
孫乾帶著韓淑母子,直接從漢陽前往金城,面見韓遂。
另外三路,一路前往涼州南部隴西、武都二郡,一路往安定、北地、最后一路去武威、張掖。
這三路使者的任務,就是大肆宣揚韓遂出任涼州刺史,以及朝廷免除五年徭役賦稅的消息。
至于更遠一些的酒泉、敦煌、張掖屬國等地,距離關中太遠,不會造成什么威脅,讓民間自行傳播消息即可。
百官紛紛開始舉薦這三路使者的人選。
一番商議過后,人選定下。
蔡邕見狀,左右看了看,像是做賊一般,走了出來。
“啟稟陛下,臣蔡邕有本要奏。”